港股近月表现不佳,其中一个原因是担心内地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可能会爆发债务危机,拖累内地银行出现大量坏帐,令金融股承受庞大压力。
内地地方政府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债务,中央其实也有一定的责任。事缘全球金融海啸之后,中央担心中国的经济也会被拖累,推出四万亿的救市计划,并鼓励地方政府有可花钱的地方就尽量先花。中央开绿灯,地方当然尽量利用。否则,旁边的同级政府花钱比自己多,他的经济增长一定比自己快;要是不想自己的政绩比别人差,非大家一起斗花得多不可,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合共多花了10.7万亿。
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透明度不高,外界过去所知甚少。如果内地政府不刻意向外界透露,根本不会有人知道,但今次是政府主动向外放消息的,做法有违内地一向的做法。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央政府应该有信心,觉得形势可以控制得住。因此,我不太担心情况还会进一步恶化。
内地审计署为了查清地方债务的实况,今次特别投入了4.13万名审计人员,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向中央提供了一份准确的审计报告。相信中央已掌握问题所在,并会采取必要的措施,阻止情况恶化。
坊间传言,中央打算在明年底政府换届之前把问题处理掉,不把包袱留给下届政府,处理方法不外是:地方能还的当然叫地方还,地方还不起的,中央政府承担一部分,余下的要银行吃下当坏帐。
据内地审计署的资料,这10.7万亿的债务中,只有6.7万亿是地方政府自己借的;另有2.3万亿是地方政府作担保的,别人不还,地方政府才需要承担责任;还有1.67万亿,是政府可能道义上对负债人有一定的救助责任,严格来说并不算政府的债务。
很明显,审计署今次在为地方政府的债务作定义的时候,是倾向从严的,宁可把问题说得可怕一些,也不把问题掩盖起来。这种取态,应该是中央为他们定调的,此之所以,我相信中央有能力解决今次危机。
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与美国州政府的债务危机,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州政府的债务由来已久,源于经常性的开支不断上升,以至长期入不敷支;若要削减开支,人民一定受苦,政治上不易推行。而中国的地方债务,源自一些非经常性的开支,主要用于搞基建,今次提前搞多了,以后自己可以少建一些,要省钱还债的困难不如美国的州政府大。
再者,这些基建项目,如建高速公路、起电厂,设医院,办高校,皆可视作是社会投资,钱是花了,但之后是会有回报的。不似美国,很多钱都被拿来补救以前金融界犯下的错误,对将来没有建设作用。这是中国救市成效比美国高的主要原因,亦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不相信中国的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会一发不可收拾。说中国经济会硬着陆,只是淡友危言耸听吧了。
中国会爆债务危机吗?
评论
编辑推荐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