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广告行业的“第二春”


  目前,国内户外广告行业进入大规模的整顿期,当中不利因素有很多:户外资源分散;户外资源减少;新媒体资源的发展等等多方面。

  1、 户外资源分散

  户外广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户外媒体资源。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户外广告行门槛低,大量的淘金者进入这个行业,整个行业有7万多家经营单位,资源过度开发。同时,户外广告制作水平低下,制作品质低劣。这种状况为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吞并媒体资源流出了很大的操作空间。2005年德高以12亿港元完成了对媒体世纪和媒体伯乐的并购,经过连续的收购,德高已经成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地铁广告的垄断者,其公交广告的业务量也占据了国内公交广告的40%以上。这对国内中小企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另一个现象:风险投资的注入。继触动传媒给沪上1000多辆出租车安装触摸屏、世通华纳公司在上海1000多辆公交车上安装移动液晶屏之后,再到分众传媒成功上市,一批跟众者注入大量资本,在楼宇、卖场、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上开发新的广告载体,这是一场“圈地运动”。媒体开发的成本很高,但投资回报如何,很难确定。

  2、 政府整顿,对户外广告行业的影响

  政府管理,始终是户外广告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户外广告一直以来受到规划、市容、建设、工商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在日常经营中存在很多问题和限制。近年来,为维护城市的整体形象,政府拆禁广告牌得行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尤其像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许多不符合要求的户外媒体被陆续清理,因此所剩的户外媒体资源尤为珍贵。

  同时,在许多地方,政府正在开展对户外广告位的拍卖,这引发了很多的争议,业内不少人对其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争议的焦点在于政府是否以行政手段侵犯了私有财产,以及政府以行政行为实施户外广告拍卖等经营行为,是否混淆了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

  

  户外广告企业的生存环境在改变,现在是“盘整”时期,遭遇毁灭性打击的往往是小公司,这是个强者越强的洗牌过程,只有虚晃两招的人才会在危机时刻暴露弱点,拥有强劲实力的企业或许在短时间里有损失,但只要在媒体资源整合和产品更新换代上有所作为,这反而是一个机会。

  埋头做户外,从来不看其他行业的发展,从来不看数据,不做市场分析的户外广告行业生存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长期以来户外广告行业处于低层次的推销或销售的阶段,远远滞后其它行业的营销水平,专业的客户服务是户外广告行业急需补上的一课。

  笔者了解到,这两年来厦门乃至福建省很多4A广告公司陆续用上知客CRM广告传媒版的客户管理软件帮助公司管理媒体资源及分析公司数据。根据这一现象,笔者走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其中原因。

  知客CRM完善的客户管理、媒体资源管理、流程管理功能,帮助公司管理好内部工作流程、管理好客户、管理好赖以生存的资源,让公司的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高度。其强大的分析统计功能,企业诊断、同比环比分析、二八定律、管理者驾驶舱等。通过这些统计功能,公司可以更好的分析媒体的价值,做到取舍有度,让公司在竞争中步步为“赢”。

  “这就是这些4A广告公司的制胜法宝”笔者如获至宝般感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