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一年来,人们发现食品、蔬菜、粮食、水果等价格都有不小幅度的上涨。中国的通胀形势逐渐严峻,CPI涨幅节导语:这一年来,人们发现食品、蔬菜、粮食、水果等价格都有不小幅度的上涨。中国的通胀形势逐渐严峻,CPI涨幅节节攀升,至今年6月CPI同比涨幅达到6.4%,创出三年以来新高。那么,这一年来,我们口袋里的100元究竟“蒸发”了多少?通胀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中国通胀的根源在哪里?又该如何破解中国式通胀迷局?节攀升,至今年6月CPI同比涨幅达到6.4%,创出三年以来新高。那么,这一年来,我们口袋里的100元究竟“蒸发”了多少?通胀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中国通胀的根源在哪里?又该如何破解中国式通胀迷局?
这一年,100元钱缩水多少?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9斤花生米。2010年7月27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小杂粮行情显示,花生仁价格5元/斤,2011年7月12日,在农贸市场花生仁零售价格要9元/斤,五谷杂粮中属涨幅最大。荞麦相比去年每斤涨了2块6,其他涨幅不大。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75枚鸡蛋。据大农网显示,2010年7月杭州普通鸡蛋价格为3.4元/斤。2011年7月,农贸市场普通鸡蛋价格为5元/斤,而土鸡蛋价格达到17元/斤。鸡蛋价格依旧呈上涨态势。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8.5斤玉米。受年初南方干旱北方寒冷影响,国内玉米减产,加上游资囤货炒作,玉米价格持续攀升,现在零售市场的玉米价格达10元/公斤,而去年这个时候只要7元/公斤。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1斤菜子油。据西安农业信息网显示,2010年7月17日西安菜子油零售价5.78元/斤,昨日,记者在胡家庙一家农产品市场上看到,菜子油每斤卖到6.4元左右。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11斤芹菜。2010年7月17日,芹菜零售价格1.28元/斤,今年7月17日,记者在太乙路一家农贸市场看到,芹菜的零售价格要1.5元/斤,相比去年涨了2角多。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33盒豆腐。“豆你玩”带出“腐不起”。百姓家常菜的原料之一白玉豆腐每盒从1块涨到了1.5元,最常吃的卤水豆腐都从1.5元/块涨到1.8元/块,豆腐干从5元/斤涨到6元/斤。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3条鲈鱼。2010年7月鲈鱼每斤12~13元左右,2011年7月12日当天卖到20元/斤。其他鱼类价格均有上涨,如包头鱼2010年7月售价5-6元/斤,2011年7月12日售价9元~10/斤,如鲫鱼从去年的7月9元/斤涨到今年7月12元/斤。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2斤8两五花肉。2011年猪肉价格飙升,逼近牛肉。2010年五花肉价格11元/斤左右,2011年7月涨到16元/斤。普通家庭一盘红烧肉成本提高至少5元。
一年间,100元少买了2升汽油。去年来,国际油价一直高位盘整,国内车主也跟着受累。去年7月93号汽油为6.53元/升,历经几轮调价后现在涨到了7.46元/升。
一年间,100元少洗5次车。去年这个时候15元一次,办卡一次才10元,现在起步价就是20元,个别贵的已经到了25元,原本100元能洗10次车,现在只能洗5次。
中国式通胀之源在哪里?
【叶檀:根本原因是货币发行过剩】
叶檀表示,从货币主义的理论来说,通胀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货币发行过剩。那么从需求推动型来说,有可能是我们的钱发得太多,它的需求大增,所以导致价格上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国内的货币发行本来就过剩,4万亿一投下去,现金流量包括存款余额就到了历史高位,所以国内的流动性特别过剩。此外,由于预期人民币升值,那么热钱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所以一方面现在国内的贸易顺差在下降,另一方面外汇账款在增加,这种背离的情况就说明源源不断地有一些热钱在进入。 【详细】
【薛兆丰:人民币币值被低估是诱因】
为什么有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一点是,超过五年的时间人民币币值被低估,造成大量的外汇涌入,人民币就“被动发钞”,不是我们自己愿意发钞,而是外汇来了,就要按照这个比率换给人家。这是过去五年发生的事情,我们的外汇储备一年一年上,到现在以千亿为单元。拿那么多美元干什么,借回给美国,等于我们替美国、替国际社会干活,然后他们给我印钞票,我们把钞票收集好了以后再给他。将来有一天他什么时候要还了,通过印钞票就可以还我们,这就是整个故事的简单版本。 【详细】
【易纲:贸易顺差过大系通胀之源】
“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源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分析说,经常项目或贸易顺差过大,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央行必须购回美元,从而被迫投放基础货币。较多的货币推高了通货膨胀,进而物价上涨。当前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突出,主要矛盾已由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易纲认为,外汇储备投资实物能力很有限,“铁矿石和石油越卖越贵,黄金市场容量小,兼并收购敏感,租用土地难度大。” 【详细】
【刘遵义:通胀之源在农产品和房地产】
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遵义表示,目前中国以消费物价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主要是因为农产品,包括食品价格的上涨所导致。另一方面,资产通货膨胀也不容忽视。他称,从2006年、2007年初到现在,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了80%-90%左右,几乎涨了1倍,这是很大幅度的上升。“要治理中国的通货膨胀,就要针对这两个最主要的源头,尽量稳定农产品与房地产市场长期的供需,”降低通胀预期须提高生产力,也可以通过运用政府储备。比如说粮价,粮价高的时候,政府应当放出储备,稳定价格;市场价格太低时,政府进行购买。 【详细】
【何伟文:猪肉型通胀的根源在食品】
从2007年以来的经济现象来看,中国式通胀的主要原因在食品,食品涨价的大头是猪肉。回想一下,2008年政府曾采取过措施,并在半年内降低了猪肉价,但几年后又卷土重来。猪肉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供应不足和成本上升。我国猪肉供应的一个根本缺陷是分散养殖所占比重过大,农民自然会在跌价时减少养猪,涨价时增加养猪,从而造成市场反复波动。发展大规模养猪当然可以减少这一波动,但如何推进规模化呢?13亿人口一年差不多吃7亿头猪,养猪关系到很多农民的生计。 【详细】
中国式通胀迷局如何破解?
【李稻葵:当前最需要的是加息】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表示,有效治理通胀当前最需要的就是减少存款负利率,防止高CPI引发超前消费或投资所带来的二轮通胀。提高利率对贷款影响不大,因为贷款利率已自由浮动且处于高位,因此对股市也影响有限。至于热钱涌入的问题,感谢国际投资者最近唱空中国经济,压力下降。对外预期管理也非常重要。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如果要真正地要控制通胀,从国内来说,有两种办法。第一,加息,发行与CPI挂钩的国债,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把资金回笼。至于外来的资金怎么防?比较切实的方式有两个:一是用“筑墙”的手段,暂时来停止资本项下的开放,阻止热钱进入。 【详细】
【易纲:用“中药”药方治通胀】
应采取宏观经济手段、法律和行政手段等多种方式治理通胀,避免采取极端手段。易纲分析,当前于中国不利的“怪圈”是:美国开动机器印制钞票,用于购买中国商品;大量美元流入我国,人民银行购汇,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储备投资美国资产,投资经营和保值增值难度越来越大;零利率意味着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很低。易纲表示,战略上要想办法跳出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变被动为主动。应对当前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治理通胀应采取宏观经济手段、法律和行政手段等多种手段多管齐下,要采用“一服中药”的方式渐进进行,而坚决避免采取极端的手段应对当前面临的通胀。 【详细】
【薛兆丰:千万不要搞物价管制】
怎么去抑制通胀?当然就要从根源解决,不是通过物价管制。通胀有许多的危害,会带来很多的恶果,最重要的是它扭曲了人们对市场价格的信号,是不是该投资?是不是自己的行业做好了?还是整个社会平均价格,平均物价水平上升了?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没办法从价格信号里面去做出判断。价格管制一旦出现,就会挥之不去。即使通货膨胀被控制了,从物价管制中得到好处的利益集团,也不轻易离开原先占有的位置,给改革添乱。原先很不容易解放的市场又重新被破坏了。通胀来了千万不要做错事,不要药石乱投,千万不要搞价格管制,这是最重要的忠告。 【详细】
【刘遵义:多提供保值金融工具】
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遵义表示,必须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可靠的防止通胀的金融工具,比如说一个保值储蓄,让大家不必通过购买商品来避风险,从而使低通胀能够自我实现。最后可以利用人民币升值的优势,增加进口,同时降低关税,以增加预期的国内供给。刘遵义还表示,目前中国的实际银行存款利率为负,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会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流出。解决办法之一是提高长期固定存款利率,让实际存款利率朝正向发展。政府还可以提供保值债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显示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从而改变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详细】
【王建:应以财政手段为主】
有人说,加息不止是为了压制住通胀,也是为了制止出现“负利率”,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这样的观点我也不同意。去年招商银行的报表说明,其占客户总数仅1.5%的“金葵花”客户,所拥有的资产占招行全部客户资产总额的67%,这就是一个中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的写照,所以如果用提升利率的办法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实际上是主要保护了富人的利益。我认为,用货币政策治不了目前类型的通胀。所以,应该转变治理通胀的手段,就是转向以财政政策为主,比如将财政补贴与通胀率挂钩,对中低收入人群实施反通胀补贴。 【详细】
【何伟文:可借鉴美国经验】
美国农业部每年制定一系列农产品的收购支持价,实行反周期操作。当供应过剩,市场价格下跌时,政府将不足支持价的部分补贴给农民。具体做法是,农民以土地和地上的作物为抵押,从商品信贷公司获得往往是贴息的贷款,收获并出售后还贷。如果还贷时售价低于政府确定的支持价,则不足部分在还贷中扣除。反之,当市场价格上涨,并超过政府支持价时,农民不必缴纳高出的部分。因此,农民可以“旱涝保收”,而这种做法不违反WTO相关规定。我国情况虽然不同,但可资参考。 【详细】
准备好:面对通胀14个问题
01 什么是通胀?
从教科书上说就是整个经济体中的纸币流动量大于对纸币的实际需求。通胀就像我们身上的细菌,本来可以相安无事,但是一旦通胀太给力了,就会让生活出问题。比如手里的纸币每年贬值20%,人们就会对这些原本很可爱的大票子失去信心,而干出很多不理性的事来,那时候我们就会处在一个糟糕的社会里。
02 高通胀对公司人有什么坏处?
这就像你买了筹码在赌场里玩玩,老板以一块钱一个筹码的价格卖给你,而后来老板看到赌场的生意不怎么样,就开始大甩卖,把筹码以八毛钱的价格售出。但是最开始进入赌场的你就亏了,因为你是在用一块钱和别人的八毛钱对赌,这时候你的筹码就贬值了。先买筹码的人会承受贬值,而公司人大概都在这个行列里。
03 在高通胀的时候应该拼命消费吗?
在高通胀情况下增加消费的逻辑是这样的,钱即使不消费也会被贬值掉,所以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这有点像有一段时间流行的“知识无用论”,但最后证明,推崇知识无用论的人根本就是傻瓜。对于通胀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首先通胀远远没有达到促使人们尽快消费的程度,如果通胀真到了这种情况,那么更应该攒点钱,买张机票离开这个混乱的市场。
04 做什么可以战胜通胀?
如果高通胀发生,就像我们前边说过的,赌场老板总是不断以更低的价格来往外换筹码,那么任何人不可能保证自己总是以最新的低价格换到筹码,所以从理论上讲,如果你的投资只获得你所投资的市场的平均收益,那么你就总是无法追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就是那个平均数,如果高通胀发生,他们的财富肯定会受到损失。
05 应该加入到农产品的投机中去吗?
如果有公司人由于这种农产品炒作的传说动心,而进入这种投机就是相当危险的,就像我们上面说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你是不是把宝押在正确的投机商身上就很难说。而且,农产品的价格在中国比较敏感,它的涨价问题很快就会反映到政策当局的议事日程上。
06 应该买黄金么?
和古董与房地产比起来黄金抵抗通胀的能力还真是很弱,只有在通胀预期非常强的情况下,黄金才会受到特别的青睐。如果经济表现得很差劲那黄金价格就特别高涨,而经济表现得很好,那黄金价格就会疲软。如果投资者预计世界经济很难在短时间内复苏,就继续持有黄金吧。这至少比投机大蒜或者苹果强得多。
07 应该买房子么?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大城市房地产价格是有泡沫的。解决泡沫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让它破裂,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再就是让新的内容物很快填充到泡沫里去。从长期来看,房屋价值对抗通胀的效果会不错,但这个长期很可能很长。
08 要不要向别人借钱?
如果整个社会没有达到扛着一麻袋钱去买卫生纸的地步,拼命向别人借钱就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资金的贴现率会增加,就是那句名言“一鸟在手胜于两鸟在林”。而到了扛着麻袋买卫生纸的地步,任何人也不愿意向外借钱。
09 要不要借钱给别人?
这还用问么?就像前边说过的,把钱借给别人在通货膨胀时期本身就是件比较不经济的事,如果借钱出去又收不到利息,那就更是“天理难容”。即使在不通胀的时候也不要把钱借给别人,沃伦巴菲特曾经给借钱的人一句名言:“你为什么不试着问问银行呢?”
10 要不要买股票?
高通货膨胀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却是个坏消息,因为很多生产商不能把成本增加完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去。可以把通胀带来的变化完全传递出去的有两类公司,一类公司是那种垄断公司。而在中国,这类公司由于其特殊地位并不愿意把丰厚的利润分给股东,所以不管是不是通胀也最好不要对它投资。还有一种公司,它们占有消费者很高的“垂青率”,这种公司在通胀时期的前景相对来说还是乐观的,不过这也要谨慎。
11 要不要生小孩?
生小孩从狭义理性的角度讲是个不经济的事件,特别是在高通货膨胀时期,因为小孩的抚养费用是刚性消费,很难削减。这部分费用在高通胀中又可能是涨价最多的一部分。但生小孩可以用这种狭义的理性来解释么—极端情况下最经济的办法是应该去住监狱—如果某个公司人希望要个小孩,而他能给你带来幸福,那就要个小孩,这与通胀无关。
12 是不是应该换工作?
在通胀的初期,应该是个换工作的好时节,但是在高通胀期,换工作是个危险的事情,那时候失业者可能要经历长时间的失业。
13 为什么我们知道通胀应该怎么办,但还是对付不了通胀?
人们会因为政策的改变改变自己的行为,人们按照看到的情况来对付通胀,但预定的办法对整个市场加以影响,通胀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所有的理财投资教科书都会倒推一种投资行为的正确性,比如,在高通胀的情况下应该买黄金,但这个结论是在高通胀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而在通胀发生之前,投资者怎么来预期通胀的变化呢?谁能控制命运?我们都在刻舟求剑。
14 怎样克服一厢情愿的情绪?
建议公司人多玩玩类似于“杀人”这种游戏,这个游戏的好处在于,能让公司人不要陷入到一个一厢情愿的情绪里。在很多强烈的市场预期情况下,这种情绪都非常严重。一定要想好你愿意买的时候有人愿意卖么?你愿意卖的时候有人愿意买么?你选择离开有没有人愿意在此接替你?我们这个复杂、多风险的世界永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
结束语:面纱揭开,通胀这个东西可怕也不可怕,危机之中就有机会,而选择的权利在于每个人。如果你浑然不觉,或者漠然处之,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财富莫名其妙地消逝而无可奈何。
笔者根据21世纪网041期专题汇编
缩水的人民币与高通胀之苦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