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中国专家:外媒报道歼20与中国航母时设置陷阱图》,很有感悟。把其中认为精彩的部分拿来与大家共享。
其实,不论是国内的读者、国外的读者,还是这些进行论战的专家们,在这一时刻都已经掉入了文章作者所设下的陷阱。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看一看歼20可能改变亚洲空中战略平衡这样一个观点,它本身是真实的吗?在此之前,根本谈不上已经存在这种战略平衡,所以这个观点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可以想一想,在歼20研制之前,或者在歼20首飞之前,一些大国已经开始在中国的周边部署像F-22“猛禽”这样先进的隐形战斗机。那么,F-22出现并且部署在中国的周边,它是不是已经把中国现有的防空系统变得毫无作用了呢?实际上,这种平衡本身就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这种平衡,又怎么谈得上改变平衡、打破平衡?类似的说法,我们之前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说中国的军力发展或者说中国研发某种先进的装备会对周边国家形成威胁,会对美国的海上霸权形成挑战,其实道理实际上是一样的。
为什么这两篇文章中会产生这样的陷阱呢?其实,这是新闻传播当中惯用的一种技巧行为:如果你讲了99句假话,即使讲了1句真话,别人也会把它当作是假话;同样,你讲了99句真话,讲了1句假话,别人也很可能把这个假话当作真话。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两篇关于中国武器装备发展的文章,运用的就是这样的手法,99句真话,分析很专业,很客观,但是在最后的结论上,我说一句假话,而把你引入到我这伪命题的陷阱之中。那么,为什么要设置这个陷阱,为什么要确立这样一个伪命题呢?实际上,新闻传播都有一个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就是在新闻的传播过程当中,要把自己的观点输送到受众的头脑当中,去影响受众的思维,影响受众的行为方式,从而产生一种影响未来的效果。这两篇文章恰恰就是利用了这种技巧性的手法,达成这样一个目的。
所以,我们看待所有类似的报道时,不管是对中国的评价、对中国军队的评价、对中国军力的评价还是对中国新型武器装备的评价,都应该有第三只眼,看他们在这其中是否掺杂了一些想要灌输到我们头脑当中的东西,并且试图利用这些东西,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
媒体的引导作用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