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月17日发布报告称,全球经济扩张有所放缓,风险上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4.3%,增速比今年4月份的预测低0.1个百分点。报告认为,全球经济活动呈现放缓趋势,下行风险再度增加,目前全球经济的主要风险在于,美国经济活动放缓的程度超过预期,欧元区外围国家因欧债危机造成金融持续动荡。
美国经济放缓 欧债危机越演越烈
美联储主义伯南克也在6月7日承认美国经济放缓事实,他还警告某些正在试图筹划大幅度削减预算的国会议员,认为如果过快削减政府支出,将会严重妨碍美国经济复苏。
“经济增长仍远低于潜能,”,伯南克说道,“因此有必要继续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
伯南克的此番表态意味着美联储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动摇,这无疑让一些期待美联储收紧货币的人士极为沮丧。
在世界的另一边,希腊主权债务则越演越烈,国内爆发大停工,社会严重动荡,给欧洲经济前景蒙上一层阴影,担忧希腊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同期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登国家的债务情况也不容乐观,甚至欧元区重要经济体意大利的经济情况也让人担心。
6月19日,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发出警告,认为希腊债务危机已经威胁到至少五个其他的欧元区国家,除非可以很好的处理希腊危机事宜,否则将会对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产生传染效应,比利时、意大利的债务负担也会相应上升。
花旗集团风险总监Brian Leach 6月21日表示,希腊债务危机肯能扩散,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最大风险之一。
“我们必须思考希腊债务问题是否会扩散,我认为,要让债务危机不扩散至希腊以外的国家很难。” Brian Leach说道。
中国物价可控 加息可能性极低
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增长趋缓,正在影响对亚洲出口产品的需求,这使得亚洲各国在抑制通货膨胀的时候,更加慎重地考虑采用加息的政策,中国也不例外。六月份的几份经济报告显示,韩国、印度、泰国的出口增长已经放缓,瑞士信贷集团表示,中国出口可能在今天夏天放缓。
虽然加息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为了支持本国经济的发展,保护出口,亚洲各国政府将可能被迫推迟加息的做法。但是西方观察人士认为,推迟加息的做法将会通货膨胀更加严重,而中国的五月份CPI指数为5.5%,已经创下了34个月新高,同期越南通胀则达到20%,印度则因为严重的通胀问题发生游行抗议,通货膨胀和美欧经济放缓的双重压力,将会使得亚洲各国经济面临更加艰难的局面。
汇丰控股公司亚洲经济研究部联席主管福瑞德瑞克认为:
“如果西方数据继续恶化,亚洲国家央行可能避免收紧政策,最终,我们相信这回进一步提高通胀。”
而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6月22日表示,由于下半年翘尾因素快速回落,新涨价因素继续得到遏制,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将从高位回落,全年价格将在可控区间运行,国家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正在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这位负责人还称,当前的价格上涨是国际性的,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根据该负责人的言论,我们可以相信在美欧经济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国内物价又处于可控的范围内运行,中国央行加息的可能性正在下降,对于是否加息肯定会采取更加慎重的态度,以巩固中国经济的良好增长态势。
美欧经济放缓 中国加息可能性降低
评论
2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