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数百人的基金公司如何管理几百亿的资金?基金公司如何从市场上诸多股票中选出十倍大牛股?基金经理每天在干什么?稽查机构如何监控基金公司的运行?
上周四,首趟“北青财富课堂动车行”正式启程,5名北青报读者组成的参观团探访了位于上海的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总部;与该公司总经理章硕麟、副总经理侯明甫和投资组合经理王成分别进行了不同主题的交流,使团员们完整地了解了基金公司的内部运作。
■公司内部门禁很多
黄浦江在上海陆家嘴出现一个拐弯,被认为代表着聚财之势。在这里,聚集着几百家金融机构,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便位于黄浦江畔通体金色的震旦大厦,旁边是东方明珠塔以及曾名噪一时的汤城一品豪宅。
“北青财富课堂动车行”的5名团员到达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时,正赶上瓢泼大雨;而在很多人眼中,下雨就是财运。
基金公司是典型的轻资产类型的企业,虽然管理着560亿的资产,但工作人员不过200多人。团员李女士发现,公司内部门禁很多,去卫生间都需要刷卡才能进入,超过一定时间门没关就会自动报警。据介绍,这是为了便于监管和监控。为了防范内部交易和资讯泄露,基金公司大都进行了物理隔绝,如投研部门和市场、营销等部门大都不在同一楼层。
对负责买卖股票的交易室,团员们非常好奇,但由于当时正在市场交易时间,交易室从内部进行了反锁。
为了防止交易信息泄露,基金公司大多数人的胸卡都无法打开交易室门禁,只有得到过授权的交易室成员才能进入。
除了交易室,基金公司稽核部门也是团员们感兴趣的地方,这里负责整个公司的合规经营。
据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郭鹏介绍,基金经理从上班起手机就要上交,只能使用公司固定电话进行联系,而这些电话无一例外都会被监听。
此外,MSN等通讯工具也属于监控对象。稽核部门会按照一定抽查规律或随机方式进行信息监控,一些敏感词汇会自动进入监控程序。
■一个明星经理不够
基金市场13年产生了几十名明星基金经理,许多投资者也养成了追随明星基金经理的投资习惯。但由于业绩不稳定,市场上明星不少,但恒星稀少。
总经理章硕麟认为,基金公司理财更多体现的是专业素质和团队实力,只有一个明星是不够的。
章硕麟在JP摩根任职多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前是台湾JP摩根的负责人。“明星不代表稳定的业绩,也不能反映公司整体实力,只有群星才能持久发光。”
章硕麟介绍,2007年时,中国股市流动市值11万亿左右,当时基金资产规模3万亿左右,基金对市场影响力巨大。
现在,市场流通市值约22万亿,基金资产规模仅2万亿,基金占比不断下降。“基金不再能呼风唤雨,这个市场环境不太适合个人表现。”
章硕麟介绍,要想投研体系群星闪耀就得不断加强投研实力。他上任之后,上投摩根的投研人数和力量不断加强,研究员从2009年的12人扩成26人,离职率也不断下降。
■基金经理每天“看报打电脑”
“外行人看来,基金经理每天所做的不过是喝茶、聊天、看报纸、打电脑,”上投摩根副总经理侯明甫幽默地说。
侯明甫1990年加入台湾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集团,先后任研究员、基金经理、投资总监。自2002年7月起,担任台湾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侯明甫解释说,所谓“聊天”,就是和内部团队、别的基金经理以及外部研究人士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作出各种信息交流;“看报纸”是了解宏观经济、证券市场正发生哪些事;“打电脑”则是观察股市走势以及作出各种决策。
“实际上,基金经理每天要吸收和处理大量信息,背负作出重大决策的责任,压力巨大,工作强度也极高。”侯明甫随后补充。
简单而言,基金经理有两种途径获得投资资讯:自己研究发现或听别人介绍。自己研究发现主要是通过看各类型研究报告、报纸等;而别人告知,则主要包括和研究员交谈、看研究员的重大资讯点评等。
只要不外出调研,基金经理每个工作日9点不到就开始和研究员开晨会。一天中,基金经理要接待各种卖方研究员,有时还要参加券商策略会。
每周还有投资周会,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回顾重大事件,并讨论投资机会。此外,公司每周还要开2至3次基金经理范围的会议,互通有无。
面对沪深两市那么多股票,基金重仓股是如何被选中的?公司靠什么投研体系来保证长期、稳定的收益?侯明甫表示,重要的是协同研究员和投资经理,发挥他们的选股智慧。
“在1900多只股票中,研究部会首先把关,筛选出具有优势的个股,构造一个200只股票的股票池。”
在这个基础上,投资部和研究部合作,通过行业优势和个股评估分析,构建出精选组合;在精选组合基础上,基金经理再根据不同产品风格、策略以及市场形势,选股组成投资组合。
“除了常规选股流程,还鼓励研究员进行重大推荐,包括策略、行业、个股,以便揭示更大的投资机会。重大推荐的个股是指未来3至6个月内,可能获得30%收益的个股。”
基金经理会对研究员进行打分,这一比重至少占到研究员季度考核的30%。此外,基金经理还给研究员的重大推荐评分,依据是这一推荐对基金收益贡献的大小。
机构看市:市场难改震荡寻底格局
上投摩根基金表示,未来市场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方面, 美国QE2月底到期后,是否会出台QE3?如果推出,对新兴经济体会带来极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新兴经济体也会面临资产价格压力。
另一方面,我国今年实行了严格的信贷控制,实际信贷投放增速下降明显,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高不下,信托以及银行理财类产品的爆发是重要原因。
考虑到国家今年调控目标是社会融资总量,所以未来对于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应该会出台限制措施,对于经济和股市的具体影响如何,值得深度思考。
关于后市,从估值水平来看市场或已接近底部区域,但受高企CPI数据和中央紧缩政策的影响,市场难改震荡寻底的格局。
随着经济状况的明朗和中报大幕徐徐拉开,大消费类板块中的优势公司、中报有喜的上市企业,以及受惠于保障房建设的行业、新兴产业增长明确的公司,后市或存投资机会。
大盘虽缺乏向上突破的宏观环境支撑,但在目前的估值洼地中,精选有业绩支撑的个股进行投资不失为明智之举。消费类个股,包括食品饮料、零售、家电、医药等,值得关注。
读者感言:零距离观察到基金运营
刘先生(热衷投资,部分基金产品实现5倍收益,擅长发现生活中各种投资机会,投资房产获益不少):
基金公司在我心目中实在太神秘了,基金经理更是偶像级的人物。感谢北青报财富课堂和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让我们有机会零距离地观察基金运营。
我从1995年开始买股票,经历多次反复,感觉炒股挣钱越来越难,就开始买基金;几年前就关注五星基金中国优势,今年基金业绩不错,我希望上投摩根能够保持这一势头。
吕先生(学校退休,有很好的投资心态,部分基金收益超过5倍):
2007年牛市大爆发,不少基金公司进行分拆,上投不少产品却封闭起来,当初我们不理解;后来股市大跌,不少人被深套,我们才明白,有些公司是在圈钱。
上投基金是充分考虑市场风险,为投资者考虑。2008年股市遭遇熊市,基金业绩普遍下滑,但我们对上投摩根的感情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