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分别为淘宝网历史上的三大关键先生:马云、陆兆禧、孙彤宇
马云称:淘宝网迎来成立后最大规模的自发式变革。
16日,淘宝表示公司将会分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分别为沿袭原C2C业务的淘宝网(taobao.com),平台型B2C电子商务服务商淘宝商城(tmall.com)和一站式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etao.com)。
分拆后,一淘网的管理团队由总裁吴泳铭领衔,汇报给一淘董事长彭蕾。淘宝网的管理团队由总裁姜鹏领衔,汇报给淘宝网董事长陆兆禧。淘宝商城的管理团队由总裁张勇领衔,汇报给淘宝商城董事长曾鸣。
马云在内部邮件中称:“大淘宝”战略提升为“大阿里”战略。“大淘宝”战略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网购生态系统,“大阿里”将和所有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充分分享阿里集团的所有资源——包括所服务的消费者群体、商户、制造产业链,整合信息流,物流,支付,无线以及提供数据分享为中心的云计算服务等。
马云表示,分拆后,一淘网的购物搜索,淘宝网价廉物美的社区化创新以及淘宝商城的精品专业体验将给消费者以全新的感受;同时,也能更加专业化的帮助更多企业和创业者开展积极的电子商务服务和营销。
这是十二年来,阿里巴巴集团组织结构上进行的最大力度调整。此前,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已经形成了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雅虎中国、阿里云6家公司。淘宝网一拆为三之后,其序列中除淘宝网外,再度新增一淘和淘宝商城两家公司。
此次分折的目的有三,一是阻击以京东为首的电商新势力,二是分拆上市,或整体上市,三是通过分拆上市或整体上市,解决阿里巴巴控制权问题。
根据马云内部邮件显示,“阿里巴巴集团不排除整体上市的可能性”。
阻击电商新势力
按照淘宝业务的发展,早就有了分拆的必要。过去C2C就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就是C2C,承担着教育用户,形成规模的作用。无论现在的淘宝商城,或是一淘,或是过去的支付宝,无不依托于淘宝迅速形成规模。
现在“形势不同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进入了B2C,比如京东,交易额能超过10亿元,最近一次融资,规模竟然达到了15亿美元。但京东商城并没有依赖淘宝教育市场,也没有依赖淘宝的流量,就形成了规模。
是网络应用环境生了变化。过去做电子商务,必须依附淘宝,否则就没有用户、没有流量。用户接纳京东,代表着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和变化已经来临,通过其他渠道,也能获得电商用户。
另一个变化是,这一年来,“网上消费购物在淘宝的引导和努力下已经从生活的补充变成了生活的必需,淘宝要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随着内需的展开和企业的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使用电子商务来服务客户,他们需要的支持和服务也是今非昔比了。”
“把最有前景的业务独立”,洪波认为这是马云现在“最为明智的决策”。所谓最有前景的业务,即淘宝商城,分拆后的淘宝商城将获得更快的增长,阻击京东、凡客这样的电商新势力。
分拆之后,一淘网将扮演贯通淘宝与淘宝商城的角色,通过一淘搜索到达淘宝,到达淘宝商城,能有效地增加淘宝网,淘宝商城的用户流量。
2010年,投资者强势助推,创业者蜂涌加入,B2C市场一片繁荣。中国C2C老大淘宝网一夜之间多出了许多敌人。为此,淘宝于去年11月11日,推出独立域名的B2C商城tmall.com。
艾瑞报告显示,淘宝商城2010年交易额超过300亿,而京东2010年交易额达102亿元。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卓越亚马逊、当当、凡客,交易额分别约30亿元、22亿元、18亿元。
流量监测机构Alex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淘宝商城独立域名tmall.com的流量在全球网站排名上升至157位,在中国的流量排名为21,位居中国B2C网站之首。
淘宝商城模式和京东模式事实上不同,淘宝商城的关键竞争优势是平台和中立的商业模式,所有符合资质的商家都可以进入淘宝商城,而且淘宝商城不与平台上的商家竞争。
或将集团整体上市
很长时间以来,有关淘宝网上市的说法尘嚣之上。之前有说法说,淘宝网或将会将淘宝商城分拆独立上市。但阿里巴巴集团一直强调,未有将旗下子公司单独上市的计划,有关上市的各种说法从未得到证实。
随着淘宝网分拆一事浮出水面,上述说法或将告一段落。马云内部邮件显示,“阿里巴巴集团不排除在将来整体上市的可能性”。
随着分拆动作的成型,淘宝网已经没有单独或者分拆上市的计划,“我们觉得我们将淘宝一拆为三的决定已经将我们这几年传达的信息说得很清楚了:淘宝不会有IPO,大家可以不要再考虑这个问题了。”
曾经有电子商务人士说,“淘宝正像是一个多棱镜,没有人能够用一个词形容今天的淘宝”,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也曾经有类似的说法,淘宝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巨型平台,它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模式林林总总,想对其做出准确的资本估值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投行方面从来都没有办法对淘宝进行精准估值,而只是用一个笼统的概算方法。
淘宝分拆之后,上述业务类型的估值难题将会迎刃而解,因为在C2C、B2C和搜索三大业务中,都已经有类似的公司存在,资本将会有明确对照系数。
单纯就资本运营层面而言,阿里巴巴此次将淘宝分拆之后,再整合进集团业务群,以整体上市的格局全面推行“大阿里战略”,将会有助于其资本掌控和运营能力,使各个子公司得以在集团的全面布局下,分兵突击,在电子商务的各个业务线全面冲锋。而与此同时,这种策略也将有助于资本市场对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资产做出更准确的估值和预期。
阿里巴巴内部人士说,“马云之所以说不排除整体上市的可能,是基于一个判断:拆分之后的淘宝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从而产生更多的行业价值、公司价值和股东价值。马云说;我们同时也希望告诉我们的员工,他们的辛苦付出终将获得回报。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IPO的具体时间表。”
布局大阿里
淘宝分拆,马云称,将提升“大淘宝”战略为“大阿里”战略。
这个新的平台将由阿里巴巴B2B和三家“Tao”公司一起完成对不同客户的服务:一淘网的购物搜索,淘宝网价廉物美的社区化创新以及淘宝商城的精品专业体验给消费者以全新的感受;同时,也能帮助无数阿里巴巴上的诚信企业展开专业的电子商务营销。
马云表示:‘大阿里’将和所有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充分分享阿里集团的所有资源,包括所服务的消费者群体、商户、制造产业链,整合信息流,物流,支付,无线以及提供数据分享为中心的云计算服务等,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更好, 更全面的基础服务。
大阿里架构下将独立出一个“技术和公共服务支撑大平台”,由“苏筌”戴珊负责领导,全力支持各公司的业务发展,直接汇报给马云。
员工达超过2.2万人的阿里可用“大象”形容,淘宝一拆三。阿里巴巴集团六变八,目的就是让“大象也能跳舞”。而“技术和公共服务支撑大平台”的设置,则使旗下公司有统一的灵魂,达到“形散神聚”的效果。
同时,通过这种架构,马云强化了对旗下子公司的控制力。他说“平台资源,不是淘宝资源,是所有阿里巴巴旗下的资源”。
是分拆上市,还是集团上市,马云说:我们不排除未来集团整体上市的可能性,让一直相信和支持我们的员工和股东们分享成果。
马云口里的股东包括雅虎,软银。目前雅虎持股阿里巴巴集团39%,马云及管理层持股阿里巴巴集团31.7%,软银29.3%,阿里巴集团持股上市公司阿里巴巴(HK:1688)73.21%,而阿里巴巴旗下其他资产并未上市,这些资产包括淘宝网(“一拆为三后”为一淘网、淘宝网、淘宝商城三家公司),阿里云,雅虎中国,阿里巴巴集团持股100%。
由于支付宝与阿里巴巴集团解除协议控制,已不再持有其股份。
这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软银、雅虎不能通过出售阿里巴巴股权,获得财务回报,二是以马云为首的管理层只能通过协议价格的方式从雅虎、软银手中回购阿里巴巴集团股份,由于阿里巴巴集团不是上市公司,很难通过市场对其进行估值,谈判艰难。
在支付宝获取牌照的过程中,马云已经深感这种结构的麻烦。
马云布局,素来深谋远虑,集团上市将达到一个“一箭三雕”的效果:一是使雅虎、软银通过出售股票的方式获得财务回报;二是回购股票,解决公司控制权问题;三是使员工获得回报。
雅虎在中国的主要投资是阿里巴巴,却不能获得财务回报,这对雅虎而言不是件好事情,同时,现有阿里巴巴员工入职时,阿里巴巴已经上市,只有集团上市,他们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这次战术变革需要强大的团队执行。在大阿里战略中,B2B上市公司承担重要职责,为此集团决定为B2B配置最优秀的领导团队。即日起,陆兆禧将专职担任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支持陆兆禧的团队包括:首席财务官武卫、ICBU总经理彭翼捷,CBU总经理叶朋,人力资源副总裁邓康明、技术副总裁李昂 以及供应商服务部付总裁吴敏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