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数据清扫焦虑情绪


     

    5月宏观经济数据呱呱落地,部分机构预期再次如同X光透视般精准无误。

 

    数据符合预期,尤其是不太好的数据和预期的一样不太好,这对股市而言是好事。股市并不关心数据的高低好坏,而是关心数据偏离预期的程度。只要对数据有了足够的心理预期,那么数据出来大家反而释然了。5月宏观经济数据呱呱落地,市场预期再次如同X光透视般先知先觉。对股市而言是好事,股市并不关心数据的高低好坏,而是关心数据偏离预期的程度。只要对数据有了足够的心理预期,那么数据出来大家反而释然了。

 

具体看,

 

1、 物价还在上涨。

    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5%,涨幅比4月份又多了0.2个百分点。连通常不怎么上涨的通信类价格都出现了上涨。

    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涨幅与4月份持平,略低于2、3月份。

PPI高于CPI的格局延续,继续在挤压中游企业的利润空间。

 

2、 生产和消费状况都在缓慢下滑。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增速比4月份继续回落,也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准。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97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比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的话实际增速只有11.4%。较09年经济恢复期要低,不过和历史平均值差不多。想象中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还在探讨中,保障房还在建设中,普惠的养老保险新制度即将试点,新医改道路漫漫,通胀却连绵不绝……消费欲望是在下降的,工业生产也最终会受到影响。正常。

 

3、 M1M2负剪刀差延续。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6.34万亿元,同比增长15.1%,狭义货币(M1)余额26.9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自从2011年1月份M1下穿M2后就一直处于下风,始终未能反身向上,这是经济活跃度持续下降的表现。

 

 

    此前我们说过,宏观政策方向是和经济实体状况相反的。预计近期央行仍可能加息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也许是年内最后一次)来应付通胀和外汇占款双增的格局。之后就将面临政策调整的方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