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生育就能养老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改变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二胎,理由是中国已经未富先老,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多生育是为了解决养老问题。
虽然,从理论上说,当父母年老体衰特别是患病住院时,有多个子女轮流看护老人,分担养老责任,要比把担子压在一个子女身上好一些,现实中也有多子女互相团结,共同孝敬老人的例子。但是,从总体上看,多生育未必能解决养老问题。
首先,是人的生活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作为子女已经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一个子女是如此,多个子女也是如此。这就决定了子女养老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为养老而多生育的思维已经落后而不可取。
其次,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庭变化有一个共同的重大特点,就是人在空间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别说是生2个孩子,就是生10个孩子,也未必能留住1人在父母身边。如果强行把孩子留在身边,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恐怕也留不住。换句话说,“老人独守空巢,子女远离身边”,将是一种城乡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为养老而多生育的思想是行不通的。
再次,是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养育多个孩子,不生育、推迟生育、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辈、雇用保姆等等,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第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土地的集中,农村中“养儿防老”的观念越来越淡薄,多生育的需求呈减少趋势。
第五,多生育未必会增加养老力量。如果子女不孝,且子女认为父母未平衡好子女之间的的利益,有偏向,则孩子多了,反而会互相攀比,互相推诿,互相指责,老人的日子更难过。
第六。人们越来越注重养育质量,粗放式养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从经济条件来看,就多数人而言,多生育不利于提高养育质量。如果多生育而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那么多生育就是不道德的,是一种对后代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七,从养老角度看,多生育不但不利于养老,恰恰相反,会加重老人的负担:因为育人成本今非昔比,绝大多数人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撑两个以上的生育任务,多子女会压得多数父母喘不过气来。
另外,有人声称:打工的少了,民工少了,所以要放开二胎,增加劳动力供应。这种观点,实质上是没有把普通人当人看,而是当做工具看,当做牛马看,是为资本制造赚钱工具。
解决养老问题,只能靠合理的财富分配制度、靠公益养老事业的发展,靠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科技进步,靠政府而不是靠个人。
如果要允许生育二胎,那也只能从满足一些人的愿望、增大人们自由选择的空间这个角度来谈,而不要以养老或增加劳动力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