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回暖”不能忽略的力量


用什么来描述目前楼市现状?我想用标题为“多地楼市回暖,但房价未见松动。”应很合适。于是,可预料的是,一场责怪之声在所难免。其中,被责怪最多的,当属地方政府了。而不能坚持不移地落实中央调控政策?从以往看都属头条。用杨少锋的话说,眼下调控政策已很严了,只要地方政府很好落实的话,3季度政策效果会显现?意仍为,楼市多地“回暖”房价不松动,又是地方政府执行调控政策不力所致。而另一股买房人的力量恰被忽略了。


楼市到了敏感期,而敏感期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楼市将进入到深度博弈当中。而既然称之为“博弈”,决定胜负的,只存在于力量大小之间。而从参与“博弈”的各方来看,谁的力量最大?虽然无法拿出具体的数据来,但在“限购”等一系列调控政策下,仍有“日光盘”、千人抢百套房子现象来看,当属买房人。

 

但遗憾的是,一直以来楼市受制于政策。所以,人们习惯于把目光盯在政策上,很少有人会想到有买房人这股力量的存在。而每次调控失效、最终房价上涨,有哪一次不是在买房人作用下产生的?所以,眼下楼市又“回暖”,首先想到的应该不是政策,而是买房人这股力量。


或许有认为,眼下出现“日光盘”和千人抢百套房现象,只存在于个别或是在开发商打折降价后发生的。但同样在调控政策的下的2~3月份,开发商们也“打过折或降过价”,但为何没出现“日光盘”或千人抢百套房现象呢?这是否和调控使观望已3月有余,观望将结束,而又遇传统的“红5月”有关?而又按常理分析,这种可能性是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