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开发票、培训招生、地产中介业务……形形色色的广告营销信息不断侵袭大大小小公司以及家庭传真机终端,如同烦人的垃圾短信,垃圾传真“扰人不 倦”。记者调查发现,法律缺失以及监管不力是导致垃圾传真泛滥的重要原因。有关专家建议,电信、网络、公安等各部门应形成合力,从源头遏制垃圾信息,同 时,加强立法也迫在眉睫。
“垃圾传真”有多疯狂?
为了不被传真广告骚扰,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王向朝养成了随手关传真机的习惯。“我不敢开传 真机,否则,优惠代开发票的、低价出售航空机票的,这些垃圾广告会不断袭来,现在我如果要收发传真,都是先用短信通知,再来接收。你可能很难想象,我采用 短信收传真的方式已有两年了。”
由于公司业务的需要,上海市一家外贸企业员工高梦玲不得不忍受垃圾传真的骚扰,“早晨上班第一件事就要清理这些垃圾传真,我们晚上不能关传真机,因为公司是外贸企业,由于时差因素,国外客户会在深夜发来传真。”
浙江嘉善经纬有限公司业务员冯绍华也是谈起传真广告就头疼,“我每天一般会收到六七个垃圾传真,浪费不少碳粉不说,有时还占据我的线路,反而让客户的传真不能及时过来。”
记者调查发现,在“被传真”的无奈背后,是不良小广告主及幕后推手的肆无忌惮,他们在这一垃圾传真的利益链条上各取所需,获利丰厚。
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传真群发”检索,共找到相关结果约261万条,并且,众多传真群发平台都号称“拥有国家许可运营证书”。
记者登录一家号称“中国最大、最早、最专业”的35Fax商务传真平台发现,该平台拥有近百台群发服务器。记者以客户身份联系上一位姓吴的 业务员,据他介绍,本地传真群发6秒0.022元,外地传真则6秒0.03元,按一份传真用时半分钟来计算,每份传真收费大约是0.12元。一般的小广告 公司给网站5000元,就可群发8万份传真,有的老客户则已经在这里做了十几万元的生意。
这位吴姓业务员说,他手上拥有40万个以上传真号码资源,为使记者相信所言不虚,他从QQ传来一份文件,这份文件包含了将近3万个上海公司 的传真号码。当记者问他是否可群发假发票广告等非法广告时,他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说传真群发发票广告业务是最火的,“没有任何问题,没人会查的,我们可 保证广告的送达率,不送达不计费。”
中国电信上海商务领航网络传真增值业务部门一位周姓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对假发票传真广告等都可提供传真群发业务,“传真群发只要不出现‘麻醉’‘枪支’等敏感词,一般都可以。”
“管理真空”催生垃圾传真肆虐
人们不禁发问,垃圾传真如此扰民,难道没人治理?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网站传真群发业务属于网站经营业务,只管传真机到传真机行为的电信监管部门无权监管,而网络监管部门则往往只看网站是否持有正规经营许可证,是否具备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资格。
记者拨通了“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热线电话010-12321,工作人员问是否能提供对方传真号码,当得知由于是网络群发传真 无法获悉对方传真号码时,他解释说如不能提供对方传真号码是无法核实取证的;记者问是否可通过传真广告中留下的电话号码举报,他表示也不行,因为传真广告 中的电话号码没有输送这些垃圾骚扰信息,因此无法处理。该举报中心受理流程图显示,只有验证核实举报信息有效后,才能处理,如果是违法信息则提交给相关执 法机关处理,如果是垃圾信息则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及运营商处理。
记者又拨通中国电信热线电话10000投诉,工作人员告知,由于是网络传真群发,他们无法查到对方的传真号码,因此很难处理,况且就是查到了,由于没有执法权,他们也不能屏蔽这些传真号码。
上海福一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宾卿认为,问题的症结出在立法上,目前,电信、公安信息安全以及工商管理等部门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约束机制来 查处垃圾传真。“我们的立法往往是针对行为结果,如散布假发票广告信息,只有你实施了制造以及贩卖假发票的违法行为,你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对散布非法 或垃圾信息行为本身,大多处于监管真空状态。”
此外,由于涉及通信自由权,监管部门对垃圾传真内容监管乏力。在对上海市政协常委王向朝的提案答复中,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他们(垃圾 传真发送者)利用用户的通信秘密受国家法律保护,通信部门不能检查用户通信内容的规定,使得点对点传真通信成了一些企业低价的广告渠道。”
而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则表示,由于我国法律法规并未禁止通过传真进行商业广告的传播,无法律查处依据,但对于内容虚假违法的商业广告,工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
避免“被传真”,考验制度设计智慧
从2009年起,王向朝连续三年在上海市政协会议上提交了《治理“垃圾传真广告”的几点建议》,希望政府部门建章立制遏止传真广告的“侵 袭”。在提案中,王向朝建议,政府应以地方法规以及政府通告的形式明确工商管理部门以及电信监管部门对“垃圾传真广告”的监管责任,并建立举报制度,根据 举报人提供的信息查处,从而有效遏止不经接受方同意擅自发送传真广告的行为,或接受方拒绝后仍发送“垃圾广告”的行为。
目前,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已将王向朝提案的建议“列入计划拟解决”,上海市互联网协会筹建的“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与垃圾信息上海市举报受 理中心”已经建立。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将通过该举报中心收集各类信息,提供给相关立法部门和管理部门,并为治理不良信息包括垃圾传真在内的垃圾信息的 传播,出台相关管理规定提供依据,努力减少和杜绝垃圾传真等不良信息对公众的骚扰。
周宾卿律师同时认为,由于网络的广阔性和隐蔽性,地方规章制度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垃圾传真。假如有不良广告商从福建发垃圾广告到上海,上海相 关部门如何查处?为此,他认为,要根治垃圾传真行为,必须加强国家层面的立法,可考虑出台《反垃圾信息法》。由于涉及多个部门,这一法律需要政府部门间的 会商以及充分沟通,并就立案标准、处理程序以及处罚措施作出详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