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安保漏洞不少”北京警方才知道?
今天一大早就在看人民网首页头条:《北京警方首次正式披露故宫失窃案侦破过程:故宫保安漏洞不少》,这篇报道的原来标题是:《北京警方首次正式披露故宫失窃案侦破过程——小毛贼躲过了专业安保》。
看完之后,觉得人民网编辑把原来标题这么一改,改得实在是好,一针见血。
报道说:“故宫博物院安防为何如此‘脆弱’?社会各界对故宫的内部安全防范措施纷纷表示质疑。专家分析认为,长期平安无事导致的麻痹思想或是窃贼能顺利在故宫偷走展品的重要原因。”
报道还说:“故宫博物院新闻发言人曾表示,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故宫就引进科技手段加强安全防范,形成了人防、物防等立体保护格局。故宫博物院一直更新安全防范设施,从2010年10月起开始建设新的中控室。但此次失窃案暴露出‘立体格局’中漏洞不少。” “故宫内部安全防范人员还存在年龄过大、人员培训不够的情况。”
报道最后说:“据了解,目前,针对发现的隐患,北京警方已与故宫博物院协商研究,制定完善今后的安保方案,以全面提高故宫博物院的内部安全防范能力。”
故宫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号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那么“故宫安保漏洞不少”究竟应该谁来对此负责?故宫领导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便故宫大部分专业人员都是文物保护专家,并非安保专家,但也不能推卸责任。
不过我觉得北京市公安局也有更大的责任。北京市公安局自己制定的工作职责第十条说:“指导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等工作”。
众所周知,这就是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不用追问,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部门每年都会例行到故宫进行治安保卫工作的检查,为什么这么多漏洞就硬是没有被发觉,直到案发之后才一一道出?
这是全国各地公安局,以及行政执法部门的通病,平时检查督促不深入,一旦出事,才知道原来漏洞这么多,“亡羊补牢”吧,往往也会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于是再等下次“亡羊补牢”。
故宫失窃案的教训是深刻的,不仅是故宫要深刻反省认真检查,北京市公安局治安部们也需要一起反省过去是怎样指导工作的。甚至全国的行政执法部门都应当在这一事件中汲取教训,行政执法中指导督促不力必将留下后患,故宫失窃案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七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