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旅游指南
丁启阵
白居易词句有“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轼诗句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实在想不出来,国内还有哪一座城市的山水,能够像杭州这样,有幸得到唐宋两朝那么多杰出诗人的由衷礼赞,而且那些礼赞均脍炙人口到天下皆知。虽然不曾在那里工作、生活过,只是多次在那里作短暂的逗留,转车、访友或旅游,但作为浙江人,我对杭州是怀有偏爱之情的。一般而言,我视它为家乡,不会对它太挑剔。
上周末,到上海、杭州走了一趟。赶上香樟树开花时节,平生第一次闻到了樟树花的清香——我没有想到,樟树花竟会是这种沁人心脾的清香味道!北京出发,坐动车,经上海转乘长途汽车到杭州,下车伊始,走在道边排列着香樟树的人行道上,我的心情好极了。
遗憾的是,我的这种好心情,很快就遭到了破坏:在一个热闹的路边招手拦出租车,接连七八辆打着空车指示灯的出租车,不是视我拦车手势若无物,傲然驶过;便是在我报出目的地街道名字的刹那,加速离去。加上天气的燠热,长途跋涉的辛劳,彼时彼刻,我对杭州的印象糟糕透了。在北京,拒载之事已经多年未遇。想不到,著名旅游城市杭州,竟然还是如堂而皇之地拒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终于有一辆出租车停在面前,愿意让我们搭乘。仿佛濒临绝望的人,突然得到了一线生机。我们先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接着便是激动,想要对司机行千恩万谢大礼。从这位好心的司机那里得知,我们搭车的时间,正是杭州出租车交接班之际。司机说,不能怪那些司机,杭州市交通管理部门有明文规定,交接班时间可以拒载不顺路的乘客。尽管后来事实证明,我们下榻的宾馆,跟先前那些拒载的出租车全是同方向的,而且距离很近,丝毫不会影响他们交接班。但是,这个时候,我的怨气已然大大减少,只是对出租车司机们的缺乏耐心有些许不满之情。
但是,很快,不满之情再一次激增。在宾馆稍事休息之后,出门办事,在不算冷僻的宾馆门前大马路边打车。等了好半天,发现往来如织的车流中,出租车并不多见。好不容易见到一两辆出租车,又都是载着客人的,没有一辆空车。当天傍晚去西湖边,第二天离开宾馆到火车站,一次是在等待半个多小时后,侥幸等到一辆;另一次是等了超过半个小时,仍然未见一辆空跑出租车的影子,不得已,只好在向当地人打听之后,提着不重不轻的行李箱,乘公交车,辗转到了火车站,勉强赶上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没有打乱到上海后的安排。
回想起来,其实,去年暑假到杭州旅游,在打出租一事上,已曾留下过很糟糕的印象,差一点误了到绍兴旅游的行程。
旅游兼办事,马不停蹄,无暇过问原因何在。返回上海之后,才在一位出租车司机那里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份子钱太高,每月12000元左右,因为油价一直在涨,出租司机两人拼开一辆车,每天辛辛苦苦干十个小时,每月只能勉强挣到三千元钱,比最低工资标准高不了几块钱。
听说,杭州、上海两地出租车的份子钱数额相当,情况类似,都是:政府得大头,出租车公司得小头,出租车司机做石油涨价的冤大头,赶路的外地乘客只好一个头两个大,动不动急出一身臭汗。
听说上海已经有一些本地人不愿意继续开出租车谋生,上海市开始允许外地人进入出租司机行列;听说杭州已经很少有本地人继续开出租车,大部分司机是外省人了,数百辆出租车因为招不到司机不得不长期闲置在车库里。
听说,杭州、上海都在酝酿给出租车涨价;听说两地出租司机都在忧心忡忡,再涨价怕坐车的人会大大减少。
我不明白,像杭州、上海这样的城市,减少一点儿出租车份子钱,难道GDP会明显减少以至于影响到官员的政绩与升迁?难道公务员们的薪水收入会因此减少几分几毫?我不明白,像上海、杭州这样的城市,难道不打算继续搞旅游业,正在酝酿着修建城门,严禁外地人进入?我不明白,政府在大手笔进行地铁、城铁、磁悬浮等轨道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的时候,为何对出租车行业却如此小家子气,只进不出?
写了半天,发现有些文不对题,应该改为《杭州旅游之难》。外地游客,到严重缺乏出租车的城市旅游,真的有点难!
201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