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3--这辆车的份量很重


这辆车的份量很重

10月15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纪念的日子,是因为它是掀开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新的篇章,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的一天。至此中国跨入了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拥有载人飞船技术的航天大国的行列,这必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增进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增加无穷的推动力。诚然,10月16日,同样是一个值得中国人特别纪念的日子,尤其是值得中国的汽车人骄傲的日子。因为,它是国产宝马325上市的日子,这同样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更是我们力求跨入汽车大国的一个新的起点,所以说,这辆车的份量很重,它结束了国产豪华车奥迪一枝独秀的历史,也掀开了中国制造国际顶级豪华车的新篇章。
宝马公司是全球硕果仅存的一家生产高档轿车的独立品牌之一,不知道是由于经销商能力大使然,还是宝马两个世纪以来确实是兢兢业业无微不至地制造高品质让用户满意的车的缘故。反正宝马在国内的名头是响铛铛、亮晶晶,“坐奔驰,开宝马”这句话在国内简直成了流行语。要是再套句我们流行的话“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显然宝马的名气大还是人家宝马在认真地造车的原因多些。
宝马3上市了,上面打的制造商是“华晨宝马制造”。我们确实应该感到高兴,我们能制造顶尖车型了,我们的工人,能够制造宝马了;我们可以认真地制造每一辆宝马车,我们有这个能力了;我们可以说,国产宝马和原产宝马质量相同。但是,我们什么时候说:国产宝马比原产宝马质量还要好?甚至于,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看到我们的“中华”同宝马一样好?也就是说中国人制造自己的具有完全自主品牌的中国的“宝马良驹”。
随着国产宝马的上市,以及众多国际名门豪车的逐步国产化,势必对国内汽车产业的格局和市场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众多的豪华车国产化,势必加剧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当然,这对于中国的汽车业来说无非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对中国的汽车业的影响和冲击以及波及的领域都将是巨大的。
如今,宝马的到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它结束了我国高档轿车的“奥迪独角戏时代”,人们似乎已经闻到了渐浓的火药味,之前,奔驰刚刚宣布了与北汽的合作,而丰田与广汽联手生产佳美已是众所周知,甚至连凯迪拉克、保时捷要在中国生产的传言也接踵而至,一时间,国内豪华车市硝烟四起。虽然它们还没有真正登陆中国,但已经在逐步改变着这一领域的市场了。
随着豪华车市场的竞争的逐步加剧,“卖1辆宾利就能赚回1辆奥迪”的神话将不会再出现。以降价为“主旋律”的国内车市,惟一平静的只有高端车市在其他车型已经开始近身肉搏刺刀见红的时候,高端车市依然在延续着高利润的态势也将成为高档车经销商很值得回忆但不会再次重复的历史。一汽大众的奥迪的产销量只占整体的10%,但利润占到整体的60%以上的格局势必也会有所改变。
其实,这样一来,势必会对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同等价位、同等水平的车型的价格产生巨大的冲击,比如奥迪A6、A4等。宝马、奔驰等高档车的国产化在剔除关税和进口许可证等一系列额外费用后,为降价提供了条件。而相比中低端车市庞大的市场空间而言,高端市场潜力有限,多方好手的加盟为上游市场的降价提供了外围条件。不难预测的是,随着国产宝马和国产奔驰的进入,奥迪的价格必然向国际靠拢,而相互的制衡决定了国产奔驰、宝马等高档车的价格肯定会低于其进口价格。这样又势必会影响高档车的进口市场的格局。
由于国产合资品牌新车疯狂地上市,今年的进口车市场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环。而9月所掀起的这场合资风暴是否预示着进口车丧失自己唯一的高端阵地,对此,有人并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合资风暴对进口车的高端市场的影响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严重。合资产品进入之后,进口车市场主力价位上移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但由于国外高档品牌并没有将自己真正的顶级车型系列引入中国,因此进口车还是有生存空间的。比如顶级宝马7系和奔驰S级就仍将沿用以前的进口汽车销售渠道。
豪华品牌的本土运作直接影响的就是对进口业形成冲击。这个冲击想必是最大的,因为这些采用KD方式生产的豪华车的国产化率几乎没有能够超过10%的,说出来也许是个笑话,但这就是事实,不承认不行,即将上市的宝马3系的国产化率仅为1%,甚至有网友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变相走私,但我们相信,这种情况会很快得到改变的。那么,目前国产的与进口的差不多而价格是肯定要便宜的,有谁还会买进口的呢?有消息称,受国产宝马下线消息影响,进口宝马近一个月来出现了销量下降的现象,估计全国应该有2000辆以上的库存。
今年在中高端轿车市场,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国产轿车在一步步蚕食进口车的份额,以至于丰田不得不把佳美拿到中国生产,否则其进口业务会逐渐被雅阁、别克甚至索纳塔分食掉。同样,国产奔驰、宝马等豪华车的进入会从价格层面阻挡进口豪华车的份额。而且随着其产能的扩大,也会逼迫其他高端品牌考虑本土生产,凯迪拉克和沃尔沃的反应已经是一个前兆。没有任何一家汽车厂家不愿意在中国市场能分得更多利益。
另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上游车市的争夺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中下游产品。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高端产品的降价必然影响中低端产品跟进。好的一点是,目前高端产品有足够的降价空间,因为中国轿车的价格最不合理的领域还在高端。所以说,短时间内还不会影响到整个车市,但这也仅仅是时间问题,我想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