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400亿造“云”衍生产值数千亿


  重庆两江新区400亿造“云”衍生产值数千亿

  新一代信息技术涉及到多个细分行业,其中,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按需提供可动态伸缩的廉价计算服务。 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云计算的应用包含这样的一种思想,把力量联合起来,给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使用。云计算的最终目标是将计算、服务和应用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公众,使人们能够像使用水、电、煤气和电话那样使用计算机资源。

  媒体报道, 两江新区国际云计算中心计划投资400亿人民币,其中符合国际标准的数据机房占地约3平方公里。目前,亚太地区最大电信商新加坡PACNET旗下太平洋电信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相继落户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重庆的信息产业发展,正从全球笔记本电脑基地,向服务外包和数据处理拓展延伸。4月6日上午,国内最大的“云计算”试验区在重庆两江新区启幕,其启动项目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重庆数据产业园,在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建。

  据悉,重庆正全力争取打造国内最大数据处理基地,做成云集上百万台服务器、上千亿规模的“云计算”基地,成为全球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当来自全球的大量数据聚集重庆处理后,服务外包企业可围绕数据清理、数据整理等环节赚钱。预计到2020年,我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规模将突破1800亿元,助推重庆建成全国首屈一指的“软件服务外包前沿城市”。

  这是重庆调整产业结构的良机,重庆IT产业近年因引进诸多IT巨头,有利于重庆产业结构调整,但这些企业高附加值的研发机构并未设在重庆,重庆IT产业投资环境应克服“硬件太软,软件太硬”的现象,提高信息产业的附加值。

云计算尚在云端

两江新区建国内最大云计算中心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沐华平将做客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