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言集纳(四十九)
1、读刘军昭《中国比四十年前的日本差什么?》
我查了一下历史资料,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或1867年,中国失败的戊戌变法是发生在1898年,已经足足差了30年。而这三十年正是相关国家政治、经济发生巨变的三十年。据统计资料,日本到了1880年,工业总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2.8%,这是当时的中国经济难以相比的。与此相关的情况,俄国作为失败一方的克里木战争,结束于1856年,俄国正是在此之后才引起国内的重大变革的。综合以上情况,可以确凿地得出结论:认为19世纪末期,中日两国的实力或经济水平无差距或差距不大,是违背基本事实的。但众多人就是以这样的基调写文章、作分析的,其结论的正确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再次起飞,除了美国支持这个重要因素,真正的基础是当时日本的劳动者仍然是高素质劳动者。当时日本劳动者的整体水准是远高于中国的,这也是中国必须承受的历史之重。换言之,战争并不能真正彻底摧垮一国的经济,除非社会劳动者整体也被消灭了。但日本并未下跌到如此地步。
现今的中国,要想赶上先进国家,除了扎实苦干,没有其他取胜可能。但请看一看,以网上数不清的作者发表的形形色色的高论为例,其中有多少分之一,算得上作了一点了解客观事实基础上的较认真分析呢?并且,又有几个人会关注这一类文章?经济或社会事业同样如此。
2010-8-14 10:45:12
2、读朱方清《孔庆东力挺郭德刚的五大疑问》
孔庆东历来的洋洋大文,确实读之有味,但孔庆东如此硬挺郭德刚实在可笑。例如,所谓“民族英雄”,是郭德刚称誉其徒弟的,孔庆东认为郭德刚自己正够格。难道这项原本令人肃然起敬的称谓,已经泛滥到如此地步了?由此证明,真从理性出发申述自己的看法,决不是一件容易事。即使原来理性,后来也未必理性;太多的声、色、利、欲的诱惑,极难抵挡。
至于郭德刚,撇开艺术方面不谈,之所以能在这一领域站住脚跟,人气之旺他人难及,至少在吸引观众上是很成功的。从以往透露出来的各种新闻看,郭德刚的根本缺陷是在做人上,这从他与启
2010-08-19 09:01:10
3、读连鹏《骗子横行与诚信危机》
写得很好。当今中国,法治、诚信,确实十分重要。而中国要想在这方面真正逐步取得进步,只能从每个人一点一滴做起,例如司法问题,只有通过依法、据理力争打官司,才是进步之途。但现今中国,至少从网络上或其他信息载体看,将责任完全归之于社会或他人,是占绝大比重的。
2010-08-20 09: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