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2010年浙江瑞安工业总产值超千亿


  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11.5亿元,全社会工业性投资44.68亿元,出让工业用地1298亩,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以上,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位居温州各县(市、区)前列,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考核连续第3年居温州市第一……面对较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2010年瑞安市工业经济取得骄人业绩,交出一份完美答卷,实现后危机时期经济的强劲复苏反弹。

  工业经济千亿成势。2010年,瑞安市工业经济迎来了大发展,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29.9亿元,增长30.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2.2%。全市工业产业不断壮大,三大主导产业继续做大做强。2010年,汽摩配行业、机械电子行业、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28.7亿元,同比增长36.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7%,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作为工业经济主体,企业“块头”由小变大,由大变强。去年,超亿元产值企业达129家,比前年多21家,超5亿元产值企业13家,新增组建无区域集团8家。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2010年,随着经济回暖复苏,瑞安市及时调整工作策略,由重点帮扶企业转向重点提升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编制完成了三大主导产业、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等11个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每个产业都有了下一步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主要向总成、整车方向发展;机械电子产业,主要向机电一体、重型装备方向发展;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主要向高科技、新材料方向发展。同时,每个产业都有一批重大项目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如汽摩配产业有70个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现已有26个项目落地。

  新兴产业快速崛起。2010年,新兴产业发展备受关注,瑞安市抢抓机遇,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瑞安市电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已形成一定产业基础,如太阳能光伏产业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电动汽车产业可生产除蓄电池以外的所有零部件等。据悉,全市现有LED新型发光器件企业17家、风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8家、电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21家。

  同时,瑞安市积极将阁巷新区打造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力推进阁巷新区建设,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平台支撑。据悉,总规划面积5878亩的阁巷新区现已完成吹填造地约3000亩,基础设施建设超常规推进,道路、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已基本满足企业进场开工建设要求,第一批12个入园项目(318亩)3月底要开工建设,第二批15个入园项目(527亩)力争6月底前开工建设。近期还将推出一批工业用地,公开招选新兴产业项目,努力打造瑞安的“高新板块”。

  节能降耗目标顺利完成。通过实施有序用电、淘汰落后产能、取缔无证无照等节能降耗“组合拳”,2010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553801万千瓦时,控制在预定的用电限额指标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以上,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积极筹备行业性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已成功搭建了瑞安市高分子材料研究院、“8+2”药机行业的科技战略联盟、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8个科技创新平台。突出重大贡献关键技术攻关,2010年,瑞安市列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共32项,同比增长50%。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