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时代的毛泽东晚上熄灯后在干什么


求学时代的毛泽东晚上熄灯后在干什么
               文/格林豪泰酒店徐曙光
求学时代的毛泽东晚上熄灯后在干什么
图:毛泽东在飞机上学英语

 
 如果问你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熄灯后干啥?大家可能很轻易地说出各种答案。例如,睡觉、躲在被窝里看小说、玩电脑或者聊天等等。如果再问你,毛泽东当学生时晚上熄灯后在干啥?估计许多人答不出来。那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革命家、军事家、理论家和诗人,在求学时代晚上熄灯后究竟在干嘛?在给出正确答案之前,不妨先说说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
 
见贤思齐是一种美德。谈论这个话题首先一种“见贤”。众所周知,今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族振兴大业的实现指日可待。面对这种辉煌和荣耀,在激动兴奋之余,对带领中国人走出积弱不振之困境的伟大人物的缅怀之情也油然而生。
 
想当初,在追求独立、成立新中国的征程上,众多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至今令人敬佩不已。而在这些人之中,首先要怀念的是毛泽东,因为没有他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就不可能有今天我国的繁荣局面。
 
毛泽东的智慧不只表现在一场场打得非常漂亮的战役上,表现在他出众的领导才能上,还表现在一篇篇气势恢宏的诗词里。写于青年时期的《沁园春·长沙》就尤为脍炙人口,从“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名句不难看出学生毛润之的气魄和精湛的文采。
 
那是什么成就了他如此的气魄和才华?两个字——努力。据了解,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期间,毛泽东有一个习惯,就是在熄灯之后,捧着书到走廊上或者茶炉房门边学习到夜半更深,原因是,只有这两个地方的灯是彻夜长明的。
 
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不懈的努力,才让他日后成为“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伟大领袖,为万世所敬仰。而且,毛泽东的这种勤奋不仅是他自己的优秀品质,也能映射出那种萌动于饥寒交迫间的时代精神。在这种顽强拼搏意志的指引下,老一代革命者们不畏艰难险阻,义无反顾的摧枯拉朽,终于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中国。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企业不学习,也意味着落后。我们格林豪泰酒店,打造的是一个爱学习爱读书的学习型企业,比如我们的中坚力量、管理团队经过几年的学习和磨练,配合得越来越好,人力资源部在培训方面也做得更到位,整体上竞争力有非常大的提高,从而给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舒适更超值超期望的服务。纵观众多成功人士,无论他们在哪个领域,都有着一个优良习惯,那就是好读书爱学习。不阅读不学习就意味着不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商业上也就难于有新的战略和决策。
 
“见贤”之后便是“思齐”。透过学生毛泽东晚上熄灯后“借灯”读书的故事,一方面,与毛泽东时代相比,如今的大学校园,各种硬件设施先进齐全,甚至也没有熄灯这一规定,晚上即使想晚多读会儿书也不用跑到走廊里了。所以,大学生们应该懂得珍惜,勤读书;另一方面,“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论在哪个岗位的人都可以学习毛泽东勤奋读书的做法,在工作之余,拿出一些时间翻翻各种书籍,拓宽自己知识面,不停地去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