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开始一番新的创业天地


汶川大地开始一番新的创业天地

李华新

    在科学重建的思路引领下,汶川加快建设川西北高原交通枢纽和旅游大通道,以通道建设引领产业结构加快调整, 日前的四川日报用汶川大地铺筑锦绣路,全面报到了汶川的变化。(《四川日报》110321

   以科学重建为契机,以交通网络构建为抓手,突出特色兴产业,强县富民促发展。这是汶川在走出地震灾难之后的一个全新的思路,而且是这样的一个知道思想,正在成为一个现实,一个越来越好越来越美的现实。

   漩三特色经济环线的农家乐火了充分利用灾后农房重建补助、社会捐助、家庭积蓄和银行小额借款,万安福一家投入近20万元。他们为何敢于砸巨资办农家乐?信心来自漩三特色经济环线的发展。

漩口镇、水磨镇和三江乡境内有22个村散居山间。地震后,汶川县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沿漩口、水磨、三江建设新漩三环线公路,把22个村连起来,并依托交通优势在沿线发展一桃一花一牧,即:猕猴桃、茶叶、花卉、小家畜等休闲农业和农家旅游,形成漩三特色经济环线

   而且经历了汶川地震之后这里的山村却是发生了巨变,路要通、村要美,才能创造出民富的空间和机遇,依靠产业发展,让好房子和好日子紧密联结。用万安福的话说:灾后重建这两年,村子发展超前了至少30年。

突出西北、畅通东南,打通进出口,畅通内循环,通达州内外,构筑立体交通体系——川西北高原交通枢纽建设,加快了汶川产业结构转型的进程。

    汶川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如何让因地震而失地的农民找到新的致富路?他们提出,在稳一的基础上进三,走一三互动的产业立体发展模式:利用离大都市较近的区位、交通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让老百姓既住上好房子,更过上好日子现在看来,历经灾难之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之后,还需要通过利用自己的当地资源来发展自己,尽快走上致富路,而且第一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相互得利而且在第二和第三产业至今啊的“接二连三”的做法,也是颇有自己的一些新的创建的。

      汶川工业主要是州属企业,总量占阿坝州工业总量70%,震后该县加快调整工业结构,方式上集中布局,内涵上瞄准三新,即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工业。腾龙换鸟,既提升二产业,又反哺三产业,接二连三。水磨古镇、映秀新城由此受益。

   而且在这个风景优美,充满了人文情怀和自然景观相互连接的大势之中,工业企业的发展也是得到了一次新的机会,一些搬来因为地震想要离开的科技企业,也因为震后的影响力优惠措施的刺激和带动愿意在这里从新开始进行发展,而且就其在今后要形成的:“铝谷”、“锂谷”这两个企业集团项目而言,产值可以各自达到200亿元,可见其今后的发展潜力是不容小看的。

  一三互动、接二连三。以及新的工业项目的启动,使得整个汶川的产业链连接的更为紧密,而且相互之间的互动空间也是具有了提升空间,在这年的一种发展态势中,一个新的汶川的出现就在人们的面前,而汶川的百姓通过好日子会亲身感受着美好生活。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