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仍震荡 下半年再开启新牛市


短线仍震荡 下半年再开启新牛市

   周五行情仍停留在指数微波不兴,个股即兴乱炒的困局中,在指数波动幅度收敛之时,个股可炒作的素材也越来越少,一个不太好的现象是ST股纷纷领涨,这一般被视为行情不济的信号。从行情整体来看,我们近期分析提示,短期A股上受3000点牛熊分水岭压制,下有权重股“垫底”,还受敏感货币政策与通胀局势影响,又受外围市场牵连可能还难以有效突围。因此,指数偏弱震荡,个股乱炒仍是后市行情的主要特征。

   我们近期分析,真正使行情“战3000”无功而返的是A股自身的基本面因素,日本大灾害只是对“失落3000点”的行情起了助跌作用。

   一是,“两会”闭幕使得政策真空期消失,“两会”期间再次强调“制通货膨胀第一位”、“还是要控制货币流动性”。最近发行的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达到3.1992%,超过了3%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使得市场对货币紧缩的预期再次增强。

   二是,往年3-6月份受节日消费高峰已经过去、春季农副食品供给增大影响,物价一般会出现一个季节性回落,CPI月度环比一般有个负增长的过程。但今年形势有些不一样,一方面去年12月和今年1-2月份的物价受到了多管齐下的严厉控制,使得环比基数较低;另一方面,春节后出现了用工成本上升促使服务品价格上涨、中东与非洲动乱刺激国际油价大涨的新涨价因素,使得今年3-6月份CPI出现环比负增长的概率几乎为零。即使以CPI月环比为零测算,3月份的CPI也将会高过5%,市场的通胀预期因此再度增强,也预示着现阶段调控政策还不会松动。

   三是,从货币供应增速、信贷、PMI 指数、工业生产指数等反映的情况来看,持续紧缩调控之后经济增速降低现象已经开始显露,使得“通胀强度增、经济增速降”的阶段性滞胀局面开始显现,市场关注焦点从政策紧缩开始转向经济与公司盈利预期的降低,使得估值修复性反弹后的周期性行业股受到新压力。

   投资者在关注日本大灾时,把过多的热情放在了受益股短线炒作上。其实,对未来行情真正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日本注资”。因稳定金融市场的需要,日本政府在一周时间里向金融市场注资了3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86万亿元,视市场情况日本政府后续可能还会继续注资。世人皆知,日本政府是“穷政府”,政府债务率已超过160%,其现在向市场巨额注资只能靠“印钞机”来进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国政府的超级刺激计划才4万亿,且是分两年实施的;美国前两年两次开动“印钞机”,总规模也不过9000亿美元,约合5.9万亿人民币。因此,本次日本政府向市场注资的速度与规模是史无前例的。

   更需要关注的是,本次日本注资是直接把资金注入到金融市场,而非向受到地震重创的日本大企业进行补贴,也没有用于赈灾的其他实体领域,在目前市场动荡时期,这股注入的流动性还显示不出什么威力,只起到了维稳的作用。但流动性早晚是要发酵的,尤其是日元利率本身世上超低,历来被国际资本市场视为低成本拆借的头号货币。因此到了下半年,一方面因为日本进入重建时期,国际采购需求加大;另一方面,在市场稳定之后这股注入的流动性就会发酵,从而促使全球流动性可能再次泛滥,给新兴市场带来新的通胀压力与资产价格泡沫压力。

   因此,A股真正的契机是现阶段一系列紧缩措施实施到位,使得目前“通胀强度增、经济增速降”的局面在下半年演变为为“通胀成顶、经济筑底”,再加上下半年日本重建加大国际采购与廉价日元开始向全球资本市场发酵,届时的A股有望真正启动新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