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营销职业经理人的思考 文/兰洪海


一个营销职业经理人的思考  文/兰洪海

 

调控在经济学家和专家的眼里,或者会“空调”会“调空”,可一旦落地到具体的项目,也许就是灭顶之灾。“楼市”从来都是个“势力鬼”,见软的欺,见硬的怕。因此,几家欢喜几家愁,也就见怪不怪了。可是如何不让楼市欺人呢?营销人自然需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见证楼市发展的这十几年,其实也见证了一大批楼市的营销精英们的成长,在和那些高手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几乎都是充满了自信和骄傲。我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三点:

一、埋头种地,不问天气。这并不是说,天气不好不防范,而是说作为职业经理人,不要过多的把精力用于研究政策,而忽略了本业。研究天气自有人去,无论天气如何农民终究是要种田吃饭的。当然,职业经理人可以提早预热做好隆冬的御寒工作,把自身的御寒能力提高。

二、跑得比最慢的那个人快。在森林里,遇见老虎,老虎一定会吃人的。如果说落后的一定会被吃,那么我只要超过了最慢的那个人,我就不会被吃。职业经理人需要了解对手,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光知道自己没有用,更需要知道别人,只有知道了别人,自己才能很好的应对。

三、打铁还要自身硬。产品好才是硬道理,产品好就一定能卖出去,卖出好价钱吗?答案是“不一定”。举目市场,好产品不少,个个都是畅销品吗?硬是必需的,怎样才能硬呢?大家都把户型定位为主流户型;把客群全部定位在高端;把价格都定位在一个水准;把品质都定在一个档次……,那能硬吗?找到市场“缝隙”和细分人群那才是硬道理!

如果,我们不健忘,从1998年到2008年的10年间,我们已经看见不少符合这样标准的房产品。从万安花园到白荡海人家;从白马公寓到春江花月;从阳光海岸到东方润园……一个个逆市旺销的案例不甚枚举。

纵观这些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天纵有阴晴,房产品本身定位精准,锁定了客群,那么就不会发愁没有市场。比如说某楼盘,做中端改善型(120-140㎡)和高端享受型(250㎡以上)的区间户型(180-220㎡),客户细分锁定片区住户,改“吸引”客户为“选择”客户,以圈层营销为主定向爆破,以“融媒体”概念组合推广,充分发挥小众媒体的点对点优势直击客群,大众媒体传播广远提升品牌美誉,在短时内使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变成业内黑马,让产品快速脱销。

也有人会说,“光拉车不看路”的时代已经过去。问题是,天气本身就恶劣,你研究了天气也没有用。作为职业营销经理人,企业给你的前提就是:别人好,你要好;别人不好;你比别人好。这就要求我们的职业经理人们,不能再怨天尤人,而是将目光从天气转向别人转向自身,把自己变成一个拥有钢筋铁骨又绵里藏针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