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一封佚简
贺宏亮
鲁迅作品的收集和校勘,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一个学术领域。照我的看法,在收集鲁迅佚文方面要想有新的发现,基本是得靠运气。就像是一个不太大的池塘,被千人万人撒网打捞过,要想再去找点小鱼小虾,也不是易事。
但经常翻看旧刊,多少总会有些惊喜吧。
昨夜翻看《北新》第三卷第四号,就发现了鲁迅的一封疑似佚简。之所以说是疑似,主要是鲁迅研究材料太多,我确实无能力全部寓目。但从主要的研究材料来看,这封书信确实没有被人提及过。
这封信是鲁迅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一月二十八日所写,发表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二月十六日的《北新》第三卷第四号最末页(页一六〇),附在“编者的话”之后。(如图)
全信如下:

“ 谨启
诸位读者先生:
《北新》第三卷第二号的插图,还是《美术史潮论》上的插图,那“罗兰珊:女”和“莱什:朝餐”,画和题目互错了,请自行改正,或心照。
顺便还要附告几位先生们:著作《落伍》,翻译错误,是我的责任。其余如书籍缺页,定刊物后改换地址,邮购刊物回件和原单不符,某某殊为可恶之类,我都管不着的,希径与书店直接交涉为感。
一月二十八日 鲁迅 ”
这封致“北新”读者的信未收入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书信”部分。2005年新版《全集》在1929年1月只收录了致章廷谦(1月6日)和孙用(1月23日)的两封信。刘运峰编的《鲁迅佚文全集》(群言出版社,2001)等材料中也未提及(该书在1929年部分只收入“《托尔斯泰之死与少年欧罗巴》译后记”一条,页400),当是一封新发现的鲁迅佚简。
前面已经说到,鲁迅研究材料太多,我确实无能力全部寓目。说有易,说无难。所以也不能保证在某些个“内部发行”之类的稀见“鲁研”材料中都没有提到这封书信。
请堂上的诸位师友教我。
2011年3月8日

贺宏亮
鲁迅作品的收集和校勘,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一个学术领域。照我的看法,在收集鲁迅佚文方面要想有新的发现,基本是得靠运气。就像是一个不太大的池塘,被千人万人撒网打捞过,要想再去找点小鱼小虾,也不是易事。
但经常翻看旧刊,多少总会有些惊喜吧。
昨夜翻看《北新》第三卷第四号,就发现了鲁迅的一封疑似佚简。之所以说是疑似,主要是鲁迅研究材料太多,我确实无能力全部寓目。但从主要的研究材料来看,这封书信确实没有被人提及过。
这封信是鲁迅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一月二十八日所写,发表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二月十六日的《北新》第三卷第四号最末页(页一六〇),附在“编者的话”之后。(如图)
全信如下:

“ 谨启
诸位读者先生:
《北新》第三卷第二号的插图,还是《美术史潮论》上的插图,那“罗兰珊:女”和“莱什:朝餐”,画和题目互错了,请自行改正,或心照。
顺便还要附告几位先生们:著作《落伍》,翻译错误,是我的责任。其余如书籍缺页,定刊物后改换地址,邮购刊物回件和原单不符,某某殊为可恶之类,我都管不着的,希径与书店直接交涉为感。
一月二十八日 鲁迅 ”
这封致“北新”读者的信未收入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书信”部分。2005年新版《全集》在1929年1月只收录了致章廷谦(1月6日)和孙用(1月23日)的两封信。刘运峰编的《鲁迅佚文全集》(群言出版社,2001)等材料中也未提及(该书在1929年部分只收入“《托尔斯泰之死与少年欧罗巴》译后记”一条,页400),当是一封新发现的鲁迅佚简。
前面已经说到,鲁迅研究材料太多,我确实无能力全部寓目。说有易,说无难。所以也不能保证在某些个“内部发行”之类的稀见“鲁研”材料中都没有提到这封书信。
请堂上的诸位师友教我。
2011年3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