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科学的杰出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科学的杰出时代价值
       民族科学的当代价值分别来自中华科学体系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实际上,正是西方科学的危机为恢复中华科学主体地位创造了条件。
       事实上西方科学在以下几个方面确实已经出现危机并充分显示出了西方科学的局限性,它们 分别属于传统民族科学的三个方面:
      首先是自然科学即质测之学方面。
      一是在重大灾害预测预报上。青龙奇迹(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说明,当代西方主流科学确 实存在严重缺陷,中华科学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西方地学把地球活动当作 是地球自己的活动,认为原则上是不可能预测预报的。中华科学认为地球的活动决定于地球 周围的天体环境,中近期活动取决于五大行星和太阳月亮对地球的影响,远期活动还会受到 恒星和星座的作用。
       30年前,唐山7.8级大地震发生前,我国民族科学家根据中华科学“地法天”的理论作出了 准确的预报。位于地震震中的青龙县政府以人民利益为重,排除各种干扰,及时发布了民族 科学家作出的预报,结果该县在唐山地震时虽然损坏房屋不比其它县少,却没有一人因地震 而死亡。青龙奇迹的“奇迹”一词是联合国专家科尔(Jeanne-Marie Col)到中国青龙县实 地考察后,用来形容青龙县的防震减灾的成功经验时提出来的。(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同样被我民族科学家耿庆国、汪成民等准确测出,可惜因方法过于民族化而未受重视!)青龙奇迹再一次表明中华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独立于西方的完善严谨的民族自然科学体系,而且这一体系在当代仍然具有重大理论和应用价值!
       顺便说一句,不仅地球内部活动遵循地法天的规律,天气活动同样遵循地法天的规律。天气预报不能只测量大气环流的运行方向和速度,还必须知道改变大气环流运行方向和速度的原 因——天五行的运行情况,否则天气预报很难准确。
       二是元气论物质观将取代原子论物质观。原子论物质观已经被证实是一种伪科学理论。科学 试验已经揭示原子并非基本粒子,而且证明最基本的不可分割的粒子根本就不存在。物质世 界完全不是由所谓原子构成,自古希腊始西方科学就奉为真理的原子论是一种错误理论。爱 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V²已经揭示所有物质都由能量凝聚而成,证实中华传统科学或称自 然国学的元气论物质观才是正确的物质理论。
        三是复杂科学需要多元逻辑。自古希腊几何学抽象出来的一维线性逻辑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复 杂性系统科学研究的要求。西方前沿科学家开始试用多元立体逻辑。但他们的多元逻辑尚在 尝试阶段,由于几元不确定和各元之间的联系不确定而显得非常幼稚。而中华形式逻辑肇始 于天文,是真正的自然逻辑——大自然遵循的客观规律。而且从一开始就是多元的形式。国 学最常用的逻辑形式是五元逻辑,并且五元间的各种联系都已经过长期使用而固定下来,直 接可以代入数字进行精确的计算。这就有力地保证了中华形式逻辑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是西方科学最引为骄傲的一点曾经是他们的实验实证方式,许多西方学者和东方的西方学 者都认为离开这种客观的实验方式科学就不存在。但是,当代物理学的测不准原理证明,所 谓纯粹客观实验根本不存在。在微观世界更容易观察到主观意识对客观物质的影响。在微观 领域,一切物质现象都直接受到试验者个人思想观念的直接影响,一切试验结果都会与试验 者主观想法一致。这说明西方科学的实验观念是错误的,东方科学关于主客观世界是一如不 二的观念是正确的。既没有不受客观环境影响的主观世界,也不存在不受主观影响的纯粹客 观世界,因为世界本身是不可分割的。
      五是由于西方许多科学家曾经认为科学的发展可以不受任何制约,人类可以不受自然界的任 何限制而为所欲为,导致今天出现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仍、资源短缺以及大规模毁灭性武 器的存在等多种问题。这一切都说明中华科学一开始就认识到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原则 不仅是正确的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途径,而且是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
       其次是在人文科学即通几之学方面。
       就象西学东渐时代某些人以西学手段解剖国学那样,以国学的手段直接应用在西方人文科学 上,建立外向型人文国学,开启人文国学输出的世纪,应该是民族科学前进的方向和与世界 接轨的形式之一。
其三是在社会科学即宰理之学方面。
       除象在自然和人文科学那样实现民族社会科学的世界化现代化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 设和谐世界。西方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有一道鸿沟,它不仅限制了科学的发 展,也限制了人类社会走向和谐进步。西方科学有把存在和思维对立起来的习惯传统,后来 又把世界分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个界域。西方又把科学分为哲学、人文科学、自然 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五大类,并认为五类学科各自遵循着不同的治学规律。即哲学和 人文、社会科学不可能完全套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治学方法,更不能将人文科学的手段用于自然科学。
       而中华学术认为人(包括人的思维和人类社会)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中国学术向来把 自然科学的方法直接使用在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也就是说,在中华科学体系中,社会政治 科学必须以自然科学的规律为基础,其中对人文学术的把握又是从自然科学成果到社会科学 成就间的必然联系环节。这正是建设自然与人和人类之间的双重和谐世界的必要理论根据。 
       最后,在中华民族科学对人类科学总体的改造方面,至少应该有三种贡献。
       首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即使生存在其中并对世界具有很大能动作用的人类和人类的大脑 同样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同样遵循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的自然规律。因此,哲学、自然技术 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必有贯穿如一的本质规律。这就是人法自然、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 规律。所有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手段都不应该违反这一规律。
       其次,物质之间没有明确的绝对界限。宇宙间的所有物质并没有与其存在环境之间的绝对边 界,物质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着能量交换。因此,在考察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时候, 既要观注直接接触式影响,也必须考虑时刻存在的非直接接触式影响,比如共振共鸣式影响 等。
       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建立将哲学、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统一起来的综合科学应该早日提上人类科学研究的日程了。同样,建立包容东西方科学理念的世界科学 也应该是我们的具体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