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1 月失业率回落到8.6%,是因为有31.5 万人放弃再找工作而非就业机会上升。美国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由2000 年64.5%,下降到58%,代表过去十年超过1000 万人不再就业。目前平均失业时间长达40.9 周,上述是好消息吗?
零售好景基本结束
香港零售业从2011 年7 月开始走下坡,自2003 年7 月受内地自由行刺激而被看好的零售股,经过8 年好景亦基本结束。
2001 年因中国加入WTO 而引发全球商品价格上升,到今天随着中国人民币及工资大幅升值,上述讲法面对考验。11 月1 日,澳元宣布减息,此乃两年半以来首个讯号,代表矿务股高潮已过;9 月29 日,加拿大BC 省发现新银矿亦令银价出现大幅调整,金价进入上落市。
伯南克是研究1929 年华尔街危机的专家,在他任内相信不会让“大萧条”在美国重演!因此,每次有人大叫二次探底(Double Dips) 时,个人反而认为是“入市”时机,例如2009 年3 月,U. S. Conference Board 公布消费信心跌至最低及2011 年10 月CNN╱Opinion Research Corporation调查结果,48% 美国人认为2012 年出现大衰退。
入行40 年,这些论调听得太多了渐渐出现免疫能力,危言的确耸听,事后发现只是自己吓自己,在各国央行都大印钞票环境下,是不可能再次出现大萧条的;反之,日本模式“资产负债表衰退”却随处可见。日本资产负债表衰退只影响日本,美国资产负债表衰退却影响全球!日本政府负债由日本人承担,欧洲政府负债却由外国银行承担,因此引发主权债券危机。
伯南克的QE 及QE2 未能改变2006 年年中开始的美国楼价方向,却改变了2009 年起香港楼价方向,基于联汇制度令香港楼按利率一度跌至2.5 厘,加拿大按息较香港高出一倍、英国高出125% 、澳洲高出250%、印度高出450%、巴西高出500%,低利率支持本港楼价由2009 到2011年进一步上升。随着中国银根抽紧,今年第三季起香港资金大量回流中国,本港低按息时代结束,上述改变对未来本港楼价影响如何?仍是未知数。再加上2012 年新特首可能改变本港土地未来供应量。各位知不知2009 到2011 年本港楼价上升理由?一、美元贬值;二、楼按利率下降。上述两大因素在2012 年将消失,如再加上土地供应量上升,未来本港楼价下调压力较一般人估计大。
同床17梦
1990 年后的日本面对GDP 没有增长,问题主要是政治出现瘫痪,过去15 年换了15 个首相。今天上述问题在G7 国家同样出现,透过货币政策(因为日元自1985 到1994 年大幅升值),美国延迟了上述问题出现,但到了2007 年已避无可避。
欧元危机的出现是因为吸收了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及意大利等国家为成员,南欧人着重享乐,竞争力一向不及德国,一旦需要同德国人在同工同薪条件下竞争,工作机会流失,失业率自然狂升(我女儿两年前到希腊旅游时叫一个午餐,他们要花三小时才弄好),至于葡萄牙人的工作态度在澳门生活过的人亦早领教过;西班牙及意大利人同样是享乐主义信徒,欧元问题是把享乐主义者同努力工作者绑在一起,甚至希腊新政府同意50% haircut(削减赤字),问题一样未解决。
欧盟由27 个国家组成,17 个加入欧元区共同使用单一货币(欧元),问题就出在此,货币统一了,但17 个国家仍各自为政。夫妻同床亦可异梦,更何况17 个政府同睡一张床?英国人的智慧就是加入欧盟却不放弃英镑。欧盟27 个国家加起来占全球GDP 20%,略低于美国,欧洲不是其他国家的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因此对全球其他国家经济影响不及美国,但不是没有影响,形成明年投资市场极难捉摸。
恒生指数由2010 年10 月24989点回落到今年10 月4 日16170 点,然后又反弹到20272 点。于过去一年(去年10 月至今年10 月)指数跌幅达35.29%,于10 月又反弹25.36%,10 月升市中出现细价股升幅超过大价股。上述走势于1974 年10 月曾出现过,当年11 月股市又再回落并于12 月恒指见150 点, 才结束由1973 年3 月开始的超级大熊市(跌幅91.54% ),估计恒指后市在16000 点到21000 点之间有排搞。未来港股应该好chok,你有没有turn volatility into profits(把波动变成利润)的本领?
UBS 研究过去300 年英国股市表现,发现表现最出色20 年就是1980至1999 年, 平均每年回报8% 至10% ;最差是1900 至1919 年及1960 至1979 年,平均每年回报率是-4%到-6%。其他日子每年回报率只有2%至4%。香港股市没有如此长日子的历史, 大部分资料只由1970 年开始,令人担心是港股表现最出色日子至2007 年结束(如没有中国因素,相信港股表现出色的日子早于1997 年结束)?
ETF推升金价
债券孳息率自1980年起开始回落,1982 年8 月美股开始超级大牛市。债息进入2000 年仍在回落但股息率则止跌回升,理由是2000 年美国标普500 股息率已跌至1 厘(当年10 年期债息仍高过6 厘)。今年第四季再次出现股息率高出债息,上一次是2009 年第一季,这是否利好后市?
香港从1997 年起透过投资赚钱变得愈来愈困难,理由是特区政府的领袖愈来愈愚蠢,以及世界金融市场愈来愈疯狂。西方国家政府只晓印钞票,新兴工业国官员则愈来愈贪污。
2001 年911 事件后美国政府推出反恐政策刺激金价大升,美元汇价大跌。2007 年10 月美国次按危机引发2008 年金融海啸,今年又要面对欧洲主权债券危机,9 月金价一度见1921 美元。
过去8 年金价大幅上升部分理由是因为推出黄金ETF,令投资黄金变得十分容易。
大量资金流人ETF 令黄金投资需求大增,但今年下半年起面对大量ETF 被兑现,代表金价在1500至1920 美元之间上落机会最大。
至于房地产投资仍是“地点、地点、地点”,例如1997 年应该弃香港到英语区国家投资,包括加拿大、澳洲、美国及英国;2003年重返香港买豪宅;今年下半年连内地房地产is on fire,万科总裁郁亮说:“中国房地产的好日子时间太长了,对大家的影响都很大。甜水里泡大的孩子,很容易变成温水里的青蛙。”中国经济如何在房地产售价回落中保持GDP 增长率在6%至8%?今年除加拿大外,连澳洲房地产亦开始回落。
根据S-Curve 理论,经济上升初期可维持繁荣20 至30 年,那段日子是百花齐放期,之后进入整固期即汰弱留强( 美国由1966 至1982 年,香港1981 至1984 年);然后再出现15 至20 年繁荣期。
香港经济由出口导向转为服务型只需3 年(1981 年7 月至1984 年7月),美国要16 年(1966 至1982年),中国这段整固期需时多久?
明年宜趁低吸纳内地投资项目
评论
编辑推荐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