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也是造假酒的好时机要加大打击力度
李华新
低档瓶装酒、普通散酒,经过灌装身价倍增,摇身一变成了“茅台酒”、“五粮液”等名酒。12月13日,来自农十二师公安局乌鲁木齐垦区公安局桃园派出所的消息,一处这样的制造假酒窝点被捣毁,现场查获1000多瓶假酒,涉案金额10余万元。目前,参与制造假酒的3人已被刑事拘留。 天山网 2011年12月14日
乌鲁木齐:制售“名酒” 没有“最肥”只有“更肥”,这不是一个宣传的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临近年关,也是这些造假者的一次机会。不过有关部门对造假者的打击也是不断加大力度。
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就是严厉打击整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黑作坊”、制售假劣生产生活资料的“黑工厂”、收赃销赃的“黑市场”和涉黄涉赌涉毒的“黑窝点”。
乌市桃园派出所当场查出假茅台酒42瓶,假五粮液126瓶,假古城老窑60瓶,假伊力老窑1200瓶,还查出了几瓶青花瓷假酒和伊力尊典假酒,涉案金额10余万元。目前,包括老板在内参与制造假酒的3人现已被刑事拘留,警方正在进一步追查这些高档假名酒、假酒商标的出处。
即将迎来新年,目前正是酒类的销售旺季,也是制造假酒的高峰期,究其原因就是制造假酒存在暴利,为假酒行为提供了空间。
“一瓶几百元上千元的假酒,造假者成本就算是花去一二百元,造假者还是有巨大的牟利空间。”一位销售酒十多年的经销商说,“首先假酒存在暴利,让一些制假者铤而走险。另外,假酒有市场需求,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来店里询问酒价的顾客反映,他们以前购买的酒,比我们的进价都要低得多。”
“每当逢年过节,都是制造假酒的高峰期。”伊力特驻乌打假办的负责人说,假酒的存在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低廉的成本,巨额的利润是制贩假酒行为猖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他们以往查获的假酒案件来看,利用低档的瓶装酒、普通的散酒,勾兑一瓶500毫升的“名酒”,加上购买的空酒瓶,外加酒盒、商标、防伪标志等包装材料,所有成本加起来一瓶假酒也就十几元到四十元,而这样一瓶“名酒”卖到消费者手里可能就是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因此说现在的造假者所获得的丰厚利润,也是相当惊人的,因为不是有利可图,而是这样的暴力,让造假者不惜铤而走险。
这位负责人提醒,即将迎来新年,目前正是酒类的购买旺季,市民在购买白酒时,最好到大超市、商场或厂家自建的专卖店购买;注意查看商家的酒类流通随附单,购买时注意索要发票,可要求商家在发票上注明批次、批号,这样即使买到假酒也证据确凿,可据此投诉索赔。
但是光是消费者提高防范的办法还不行,更主要的是对于造假者要加大打击力度,并且使之这些造假者不敢或是不能造假,才能有效制止这样的造假行为,为人们还一个拥有真品的销售市场!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