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让人们津津乐道的爱情故事总是带着一丝凄美的苍凉,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和祝英台,但《失恋33天》绝对是个例外。在这部时下流行电影的开头,一连串分手故事的蒙太奇吊足了我的胃口:“有时候分手要抢占先机;有时候也可以做到文质彬彬的分手;有的分手则是一个小型的犯罪剧场”,但直到最后,王小贱对黄小仙撂下“我陪着你呢”的催泪弹,我才幡然醒悟,原来《失恋33天》是一部貌似悲剧的喜剧,它实际想说的是,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一段伟大爱情的结束,必然以另一段伟大爱情的开始为标志,对于感情而言,唯有放下,才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涅槃。
不管怎样,《失恋33天》火了,正如豆瓣上的一段评论所言:“之所以火,不是因为电影有多好,而是失恋的人足够多”。坦白的说,这部电影也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共鸣,倒不是我遇到了什么情感挫伤,而是自始至终,我总觉着这部电影在偷偷地映射当下经济世界最流行的分手故事:债务危机肆虐下欧元区可能的分崩离析。希腊就像黄小仙,懒惰,以至于前者的财政状况像后者的家居环境一般混乱不堪;愚蠢,以至于希腊在接受救助之时甚至还玩起“全民公投”的无谓把戏,最终落得个朝令夕改、里外不是人的下场,和黄小仙被闺蜜挖了墙角半年之久还蒙在鼓里一样,智商情商之低甚至显得有些匪夷所思。
德国则像陆然,多年如一日,默默忍受,沉沉背负,最终却还是走到无力负担的边缘,以至于最近的日子里,从来不轻言放手的德国也悄悄放出“瘦身”欧元区的风声。更重要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失恋33天》的结局似乎给欧债危机的解决指明了一条出路,就像许多市场人士建议的那样,不破不立,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得到,建立退出机制,甩下不负责任的成员,在崩溃中实现结构调整,怎么看都像是欧元区于废墟上重建、于烈火中重生的必由之路。
简而言之,就像《失恋33天》一样,欧元区的分手故事似乎也将是一部蕴含悲痛、却前景盎然的喜剧。真的如此吗?在我看来,不然。
欧元区的分手故事不是喜剧。原因有三:其一,欧元区没有幸福的备胎。失去陆然,黄小仙还有一个表面上很“娘”,实际上很“Man”的王小贱可以去依靠,但希腊、意大利等深陷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却没有可以依赖的新东家,失去像EFSF(欧洲金融稳定基金)那样的强力后盾和可信来源,退出国将无力筹措补充金融市场流动性、偿还政府债务、拯救经济衰退所急需的大笔资金,最终只有走上海量印刷本币、拥抱恶性通胀的不归路。其二,欧元区甚至没有可以寻求安慰的大老王。傻人有傻福,黄小仙非常幸运,在几近崩溃的失恋初期还有一个睿智、体贴的大老王给其迎头棒喝和适时温暖,但欧元区却没那么幸运。
从本质上看,欧元区是德国“大国梦想”的历史产物,是欧洲“制衡美国”的希望所在,欧元区的解体,对于作为现实版大老王的美国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喜闻乐见的美事,不落井下石就算不错,雪中送炭则是奢望。其三,欧元区的未来恐是步步惊心。分手意味着放弃,放弃则意味着挤兑,首先是银行挤兑,随后是政府挤兑,仅仅是担忧就足以让目前的欧洲银行业步履维艰、让声誉卓越的德国国债销售困难,可以想象真正的解体之际,失去统一货币区光环和整体担保的欧元区各成员国会面临怎样的信任危机,黄小仙可以挺过度日如年的失恋33天,欧元区却未必可以安然走过步步惊心的后分手时代。
既然分手注定是个悲剧,那为什么非要分手?其实,在我看来,再美丽的爱情于时间冲刷之下也会变成平淡的亲情,该不该分手,从长期来看,可能并不取决于当初热恋时爱得有多么轰轰烈烈,而是习惯柴米油盐之后两个人的契合度有多高。从这个标准看,危机中的被迫分手对于欧元区而言的确是一个不智之选。欧元区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突破主权界线的统一货币区,德法的野心只是催化剂,经济基本面的趋同、区内贸易的盛行、地域关系的便利、历史渊源的繁复、增长模式的协调、风险冲击的同质则是内在动力。在这个世界上,黄小仙和陆然也许不是天生的一对,但欧元区成员国却是很合适的统一货币区伴侣。
那么,面对债务危机、面对分手冲动,欧元区该怎样拯救自己的爱情?在我看来,不外乎四条:
其一,包容。《失恋33天》里那一对金婚夫妇的经历实际上才是真正值得欧元区学习的楷模,就像傅雷所言“对终生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花红易衰似郎意,犯错总是难免的,危机总是会有的,关键是带着爱心、真心和耐心去包容,给犯错的人一个改正的机会,也给危机国一个修复的机会,实际上也就是给“在一起”一个机会。纵观人类历史,危机总是会过去,欧元区在建设统一货币区的道路上,不仅付出了几十年的青春,还付出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成本,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忍一时却是风平浪静。其二,等待。《失恋33天》看上去是喜剧,实际上却未必。黄小仙和陆然在一起七年,和王小贱共事才两年,五年之后也许黄小仙和王小贱的“七年之痒”可能会更多更多,也许那时候黄小仙又会发现她和陆然当年的“自尊之争”实在是不值一提。希腊加入欧元区也不过区区十年,多一点的耐心等待,才会有多一点的喘息时机,才会给救助政策的施行和效力发挥多一点的可能。其三,体谅。爱情是付出,不是收获,这一点黄小仙不懂,但欧元区必须懂。欧债危机的解决,急需欧洲内部的结构优化,说白了,就是德法等强势核心国家向弱势边缘国家的资源输送,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当然,这需要德法、特别是德国做出更多、更伟大的牺牲,不过,考虑到区域稳定带来的未来收益,德国现在的投入也将获得应有的回报。其四,约束。爱情天马行空,生活却并非无拘无束,必要的约束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伴侣负责。欧元区现在的制度体系是跛行的,货币政策由欧洲央行统一制定,财政政策却是成员国各自为政,货币一体化和财政非一体化导致赤字财政失控,酿成债务危机的苦果。唯有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统一财政的硬约束,欧元区才能走出危机,走向共同繁荣。
其实,在我看来,《失恋33天》的结局并不那么温暖,因为现实总是比戏剧化的梦想要残酷许多。对于欧元区而言,债务危机是座山,迈得过去才是坎,而这个时候,更需要的,不是树倒猢狲散之后的貌似洒脱,而是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勇气、信心和执着。
欧元区:“失恋33天”不是喜剧
评论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