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请问,保障房在哪里?
住建部副部长齐骥:1/3保障房只是“挖坑”
导语:2011年3份,全国两会期间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国将计划开工建设保障3600万套,今年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其中包括400万套棚户区改造住房、200万套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限套型面积、限价位)、160多万套廉租房、220万套公共租赁住房。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代表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地地方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任务落实到市县和具体项目。
2011年11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消息称,截止10月底,今年全国城镇保证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1000万套,实现了年初计划的目标任务。资料显示,北京已开工22.4万套,上海已开工25.6万套,广东已开工31.9万套等,各地开工套数均已超过全国目标任务数。
前10月10日,住建部网站公布了2011年1至9月份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开工情况。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已经开工986万套,开工率98%。与8月底相比,本月新开工118万套,开工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
2011年11月11日,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表示,1/3保障房只是“挖坑”就在宣布全年保障房1000万套开工计划已经实现的同时,其中存在约1/3的“挖坑待建”情况。为此住建部已经下发通知,要求此类房屋年底前务必完成地基结构的施工。1000万套已开工房源中,约1/3年初开工较早的项目以及体量较小的项目初步完成结构封顶;1/3开工较晚的项目完成地基,开始地上部分的建设;其余1/3确实存在比较急促开工的情况,为此住建部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年底前完成地基基础结构的施工。
2011年11月11日,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表示,明年保障房建设规划正在制定中,任务量将比今年有所降低。目前住建部正在自上而下制定明年保障房开工计划。据初步统计,明年保障房建设规划正在制定中,任务量将比今年有所降低。据初步统计,不会达到今年的1000万套,但会比2009年590万套大幅增加。明年土地供应量不会小于今年,中央支持的力量也不会减弱。
著名房地产经济学家、中国房地产经济研究院院长 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谢逸枫表示,近几年来,飙涨的房价让讲求“安居乐业”的中国老百姓怨声载道。城市里动辄数百万元的房价让中低收入者和许多年轻人“望房兴叹”。畸高房价带来的泡沫也给宏观经济运行增添不稳定因素。对此,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空前严厉的调控房地产市场“组合拳”。除了实施“限购令”和严格的贷款标准等打击投机需求的措施以外,大规模建设保障房则是从供给方入手解决问题,被视为将中国房市推向健康发展轨道的“稳定器”。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国家大规模建保障房,面临的困难不言而喻。作为一项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其资金来源、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公平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从一开始就被置于“聚光灯”下。
著名房地产经济学家、中国房地产经济研究院院长 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谢逸枫表示,中国政府10日宣布承诺今年建设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已经全部开工。这是调控房地产市场、保民生首善之举的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保障房的后续建设依然挑战重重、任务艰巨。但是,在开工率达标后,监管层更应加码监控竣工率,避免挖坑待建的情况持续。另外是应该加快建设,防止只开不建。同时,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比例北京土地出让首次取消配建保障房,门槛或降低为卖土地。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表示,经市政府批准,取消丰台区郭公庄车辆段项目四期F2公建混合住宅用地保障房等配套建设要求。这也是北京市首宗在出让中取消保障房配建的地块。
目前市场确实不太好,但是如果土地供应不上去,不但政府公共收入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未来成品房供应会有问题。截至10月15日,本市共成交土地190宗、1602公顷,土地出让金达到831亿元。其中政府土地收益为372亿元,为去年同期的73%。在出让的47块包含住宅类属性的地块中,包含保障房属性的地块达到了26块,配建保障房面积更是达到了180万平米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住宅类地块的土地出让金,90%以上的住宅类地块都为接近底价成交。该宗地从10月8日挂牌一月,无人应价。此前该地块二期、五期合计出让面积高达66.5万平米,其中已经包含有27万平米保障房面积。另外,该区域内土地供应量已经比较多,接近70万平米,在目前市场萧条的情况下,开发商拿地,特别是住宅地块更加谨慎。
著名房地产经济学家、中国房地产经济研究院院长 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谢逸枫表示,配建太多利润太少,开发商不愿意干。除了资金问题外,当前住宅用地出让时配建保障房面积过大是重要原因,目前市场前景不太明朗,而过大的保障房配建让开发商利润更少。
今年9月,丰台区郭公庄车辆段项目居住地块出让。该地块总建筑规模达62.9万平方米,需配建不少于25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住房,也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保障房配建项目。该块地最终只有3家企业竞标,万科和京投置业的联合体竞得该项目。截至目前还没有房企递交竞标材料。土地储备中心变更条件,此地块不再配建保障房,是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可能意识到,保障房配建比例过大会影响开发商拿地,于是调低了拿地门槛。
但是,在该宗住宅土地用途全部变更为普通商品房后,土地储备中心此举意味着整个北京市土地出让门槛正式调低。从目前北京土地市场来说,保障房地块供应数量已经占比很高,年内供应的计划已经落实。所以,在目前市场惨淡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开发商拿地积极性,对包含保障房地块,特别是包含非公租房的地块改变出让条件,加快土地出让,有利于加快商品住宅供应。增加供应也有利于调控政策的落实。
另据中国房地产报此前报道,10月27日下午,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市场部部长雷蕾透露,北京市将采取降低竞买保证金到20%、放宽付款进度、减少保障性住房配建面积、降低交易起始价格、分割地块上市等措施,鼓励开发商拿地。
按照国务院要求,各地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量不得低于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70%。
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全国落实中央下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用地42614公顷,用地落实率超过100%。在今年1.3万多亿元的保障房建设资金中,中央财政已分批下达1522亿元。其余则由地方政府和企业承担。
由于地方政府卖地收入锐减,资金压力大部分转移给了企业。然而建保障房收益率低、资金回笼慢,开发商在资金链紧张的条件下还能扛多久呢?近几个月房价过快增长的势头已被明显遏制。一线城市房价已经出现松动。今年以来北京已有数百个地产中介网点因生意冷清而关门。目前楼市拐点的特征已经十分明显,但全国性的楼市拐点是否已经确立仍有待观察。温家宝总理近日强调:“房地产市场调控绝不可以有丝毫动摇。
我们的目标是既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同时又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短期政策见效之后,如何建立中长期政策是巩固调控成果的关键。建保障房绝不能搞‘大跃进’。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接受人大质询时表示,明年将对“十二五”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中期评估,以此来确定原定的3600万套数是否需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