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现代企业规范化管理体系?


      

为什么要现代企业要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因为现代企业竞争已经由原来的胆量竞争,发展成为规模竞争、实力竞争,小企业在现代企业竞争中无疑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个体户只是一份自主的工作而已。所以,小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做大做强,企业要做大做强,就不是老板一个人、甚至老板一个家族所能掌控的,怎么办?这时企业就要建立现代企业规范化管理体系。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在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必须经过“再生”才能达到成熟。企业的创立使得企业第一次获得了生命,但只有当企业得以脱离创业者的影响时才会获得再生和走向成熟。相比较而言,再生的过程,更为痛苦,时间也拖得更长。对中国民营企业来说,也有一个再生的过程,这个再生过程就是企业的二次创业。由民营企业自身提出来进行二次创业、战胜自我,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和胆识的,但惟有如此,中国民营企业才有希望走向成熟和发展成大规模的现代企业。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一直倍受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家也正逐步加强在政策、法律及其他方面的扶植和引导,我相信民营企业必将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来讨论一下中国民营企业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
一、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就是要让所有员工懂得:企业的所有事务分给谁做?怎么做及如何做好的标准清楚明了,一目了然。由于职责清楚、责任分明、流程规范、单据真实、手续齐全,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规范化管理消除了部门壁垒、消除了职责空白,并且由于全体员工潜能的释放和积极性的发挥,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也将大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规范流程管理就是消除人浮于事、扯皮推诿、职责不清、执行不力的固疾,从而达到企业运行有序、效率提高的目的。真正实现公司经营象个体经营时一样安全、有序、高效。
二、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1、为老板省心。
 民营企业老板为什么累?不外乎没有制度、没有人才、没有自觉自愿工作的员工、最根本的是没有效益......总之,老板不放心,自已又顾不上。老板要知道企业不是作坊,干活凭自觉是不行的,规范化管理如何帮助老板解脱呢?一靠制度或管理体系让老板不累;二将决策分层到岗位,让人人动脑用心把事做对;三靠流程规范引导人人把事情做好;四靠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把员工用活用好并留得住;五靠健康的企业文化打造有凝聚力的团队。有了这五个扎实的基础,老板的重心就转移到定战略、选人才、圈市场上来,即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规范化管理让员工既用脑,又用手脚,而不是以前的员工全是老板的手脚,你指挥哪,他到哪;你不指挥,他不动脚。规范化管理的企业,能者上庸者下,没有南郭先生,做老板的当然省心了。
2、为主管省力。
不规范的企业管理:高层凭个人经验、情绪,随意指挥,中层上传下达,基层被动接受执行,决策和执行都没有规范。对了是领导的功劳,错了是员工的责任。主管是夹在中间上下受气。
规范化管理会让企业上、中、下各层级岗位职责清楚,责任明确,人人都遵循规则或流程做事,谁对谁错一清二楚,推诿没有借口,扯皮没有事由。可以说规范化管理上老板解脱,让中层解救(从夹板中走出来),员工解放(释放出活力和激情)。中层不用在拉锯战中来回奔波,工作自然省力。
在规范化管理的企业,一旦规范和标准建立了,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沟通和服务,与员工对立消除了,矛盾、误会也将大大减少,管理者当然省力。
3、为员工体省怨。
不规范的企业尽管也有层级管理,一级管一级,而且“官大一级压死人”。最怨的就是基层员工了。因为受气的、垫背的基本上都是基层员工。在管理无序的企业往往是做得多错得多,一线员工在没有统一规则或标准下做事,不错不偶然的,出错是必然的。可想而知,一线员工挨骂的机会有多少?
规范化管理的企业员工都是遵循流程或规范做事,只要他不违章就不会出错。而如果谁不遵守流程或规范瞎指挥,出了差错,是指挥者的错,而不是员工的错,员工就不会挨骂,员工当然高兴。
  
   1.做好战略,明确企业长远发展目标。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办企业最忌眼光短浅,得过且过,经营者必须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对企业的发展进行长期性,整体性,全局性,高层次的战略谋划,惟有如此,才能使企业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综观国内外迅速壮大的企业与濒临破产的企业同时存在,优胜劣汰,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企业要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激烈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战略是必不可少的,战略着眼于长远利益,为适应企业的内外形势面做出的总体性规划。战略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兴衰存亡,它指明了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生存形势和发展方向,进而决定最重的工作内容和竞争方式。
战略不仅对民营企业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民营企业的局部问题和日常管理工作具有牵动、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所以做好一个战略对企业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形成一个好的战略指导思想。因为它是整个战略的灵魂用来指导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路与观念;战略指导思想形成以后,企业在对战略部署环境进行充分分析认识的基础上就要确定战略目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看出的在一定时间内所预期获得的成果或所追求的期望值――战略重点; 战略的重点为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谋求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系统的最优化,使企业的生产、技术、营销以及一切经营动与发展变化的外部世界相适应。战略不可能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就没有战略重点,战略目标的实现的可能性或是效果上就要大打折扣根据战略环境的不同情况,采取新颖独特、别具一格和卓有成效的战略,对战略目标的达成和战略行动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为企业做出明确的定位,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避免企业的盲目扩张,防止企业在做大扩张中死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遵循顺应环境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企业战略的实施,企业必须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并做出适当的调整。总之,只有环境战略组织协调一致并相互适应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环境—战略—组织三维一体的战略模式。
二、组织架构再造:
        根据企业的战略任务,确定近期、中期企业中心任务,再根据中心任务设计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这个组织架构要能保证企业中心任务的顺利实施。
三、明确岗位职责:
        为保证组织架构发挥应有作用,完成企业的中心任务,最终取决于人。就要为企业所设置的组织架构中各层次岗位选定合适人选,肩负起相应的岗位职责。职能部门确定后,各部门应该设置哪些岗位,最有利于完成任务,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协调配合。
四、理顺业务流程:
        要完成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就必须把大目标细分成小目标,细化成每一年、每一个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要完成的任务。而且完成这些任务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选择其中最简单高效的模式和流程,并把这个模式和流程用制度固定下来,大家共同遵守,这就是流程理顺和再造,可以起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
五、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一人为私,二人为公。企业中个人的行为需要别人监督才能保持公正廉洁和勤奋。一个组织的行为更要有一个公平、透明、科学的监督激励机制来维护,才能保持组织行为的长期稳定和规范。
六、建立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体系
        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组织不是国家,不是军队,而是宗教。宗教组织的凝聚力来自于深入人心的宗教教义。要建立一个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它的企业文化同样要人性深处着想,要从灵魂深处影响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企业文化只有深入人心,才能自觉遵守和传承,企业才能长远发展。
 
        在民营企业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