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产品不仅凸显了乔布斯独特的美学品位,也彰显了他对细节的完美追求,正如史蒂文·沃兹尼亚克所说,“所有产品都能映出他的影子”。为了寻求设计灵感,乔布斯曾研究宝马、奔驰汽车的配件安装、油漆、使用的材料、颜色及其他元素。苹果前CEO斯卡利对此记忆犹新,“硅谷其他人并不研究这些东西”。与此同时,他还带领设计团队通过艺术展、建筑艺术汲取灵感。他发现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艺术都符合极简主义理念,从此,KISS成为乔布斯的一个美学标志,这一原则不仅仅是美学特征,也包含功能定位。
在苹果系列产品中,无论是iPhone还是iPad,都只有一个HOME键,而且它们的功能一个3岁的小孩都能弄懂。在浩瀚的产品世界里,苹果是绝无仅有的不需要说明书的产品。据说苹果产品开发人员被乔布斯折腾疯了,在产品设计出来的时候,研发人员兴致勃勃地告诉乔布斯“高中生不看说明书都会用”,乔布斯摇了摇头说:“不,要小学生。”除了操作极简之外,苹果最大限度地将屏幕交给了消费者,让他们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干扰,减少误操作的风险。
尽管乔布斯对产品细节有着变态般的追求,但苹果在功能上并不打算满足所有人的需求。iPhone刚刚推出之时,有人诟病它的缺点:只支持单任务,不支持Flash;电池不能换,且只能用一天;不能复制、粘贴,等等。但消费者不在乎这些缺点,因为iPhone带来的惊喜已经超乎他们的想象,他们得到了坚硬的外壳、超酷的界面、无限的应用、上网的乐趣和完美的音质,至于其他遗憾,等到新一代iPhone推出时再弥补吧。事实上,这种残缺美让人们对下一代iPhone有了更多的期待,就像追着尾巴跑的狗一样,总是很接近,但永远咬不到。这种残缺美被许多营销人士描述为“神秘感营销”、“饥渴营销”,这种残缺美反而证明了乔布斯对人性超强的洞察力。
理解了乔布斯的产品理念,或许才能解析乔布斯之所以被称为营销之神。无论是神秘感营销也好,还是饥渴营销、速度营销也好,这些被人总结出来的各种乔布斯法则不过是皮毛之术,“好产品”才是乔布斯的营销内核。
商业原点
相比乔布斯在产品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个伟大的成就莫过于他改变了消费电子产业生态链。在iPod诞生之前,全球音乐市场被互联网破坏得体无完肤,几乎难以为继。在免费音乐时代,全球唱片业巨头无时不刻不在为寻找新的盈利模式而挠头。乔布斯的iPod就像福音一般,给唱片业带来了希望。iTunes音乐商店以0.99美元每卖一首歌曲,苹果就能获得0.70美元收入,这完全颠覆了过去的音乐销售模式。过去,顾客喜欢某一首歌,要么上互联网找盗版的免费歌曲,要么就不得不付出几十美元买下一张唱片。乔布斯逼迫唱片公司改变以往将好歌、烂歌打包在一张唱片里的做法,将每首歌直接推向市场,接受iPod消费者的检验。对唱片公司来说,虽说歌曲的单价下降了,但销售总量却有了极大的提高。2011年10月,iTunes音乐商店的歌曲总下载量超过了160亿首,目前曲库的歌曲达到2000万首。iTunes音乐商店是目前全球第一大唱片销售渠道,远远超过沃尔玛唱片销量总和。
iTunes与iPod的软硬搭配,将索尼Walkman、三星Yepp和微软Zune等MP3播放器抛在身后,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音乐爱好者的消费习惯。
乔布斯:不仅仅赢得尊敬(4)
评论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