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八号飞船升空将在2天内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新华社神舟八号快讯:神八飞船将于1日5时58分发射。飞船增加了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敏感器等设备,以及主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  

     新华社神舟八号快讯:16个陆基测控站点,海上的3艘远望测量船,两颗天链卫星,以及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均已做好测控准备。

     新华社神舟八号快讯:神舟八号飞船发射进入30分钟准备。

     新华社神舟八号快讯:发射塔架打开。

     新华社神舟八号快讯:神舟八号飞船将于1日5时58分07秒发射。

     新华社神舟八号快讯:神舟八号飞船发射进入10分钟准备。

     新华社神舟八号快讯: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点火。这型火箭相对以前发射飞船的火箭进行了190多项改进,入轨精度也提高了两到三倍。

    新华社神舟八号快讯: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起飞,托举着神舟八号飞船飞向太空。

    新华社神舟八号快讯:经过抛掉逃逸塔、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神舟八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新华社神舟八号快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

    新华社神舟八号快讯:根据计划,飞船将在2天内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

    新华社神舟八号快讯:飞船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30公里的初始轨道,与天宫一号尚有1万公里左右的距离。

    新华社神舟八号快讯:经过5次变轨后,飞船将从初始轨道转移到高度约330公里的近圆轨道,在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处开始与其建立通信,进入自主导航,准备交会对接。

神八飞船踏上赴约之旅 天宫一号等待太空相拥 

    新华社甘肃酒泉11月1日电(记者贾永、白瑞雪、李宣良)承载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使命的神舟八号飞船,1日5时58分07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开始追逐天宫一号的漫漫行程。

    为神八送行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喷出礼花般的绚丽尾焰,绽放在秋日黎明的戈壁滩上空。

    6时07分53秒,船箭分离,神舟八号进入预定轨道。随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发射成功。此时,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相距近10000公里。

    未来两天内,神舟八号将沿着陆、海、天基“三位一体”测控网铺就的赴约之路,在中国上空完成交会对接,结成相依相拥的“太空舞伴”。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完全掌握空间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32天又8个小时前,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从同一发射塔架升空。绕地球飞行485圈之后,这枚中国目前体积最大的载人航天器已降轨进入距地面约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八号前来相会。

    相约太空——人们赋予浪漫想像的交会对接,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看来绝非坦途。神八飞船要通过5次变轨、4次“刹车”,经过将近130万公里的远行,才能一步步“逼近”天宫。

    “两个以7800米/秒速度飞行的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准确会合,精度要控制在十几厘米之内,这就如同‘太空万里穿针’,比我们常说的‘百步穿杨’难多了。”周建平解释。

    “确保精度的第一关就是发射。”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说,神八发射实现了“零窗口”,也就是在正负误差不能超过1秒的情况下准时发射,确保了飞船精准入轨。而神八飞船和天宫一号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传感器,将确保两者的“相拥”无缝对接。

    根据工程规划,2012年底前,中国还将进行神舟九号、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试验,其中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这意味着,在与神舟八号先后对接两次后,天宫一号将继续为期两年的在轨运行。

    据介绍,执行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初步选拔,包括两名女航天员在内的乘组正在按计划开展交会对接任务训练。

    作为人类开展空间探索的最佳平台,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最高目标,而交会对接技术的掌握将为中国建设空间站奠定坚实基础。

    神舟八号搭载了中德两国合作的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周建平说:“未来中国的空间站也将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