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商业行为政治化


  

  淘宝事件正在升级,源于商业规则争议的偶发事件正被少数别有用心之徒引向歧路,自古云,在商言商,无可厚非。到现在为止,笔者对弱势网商的正常维权活动表示同情和理解,但现在势头似乎正在恶化,少数好事者正在把商业行为政治化,他们先是鼓噪小卖家围攻品牌商家,接着把矛头对准支付宝,似乎对商务部的关注及阿里巴巴的和解之举视若无睹,着意要上演一把现代版的图穷匕首见——用非正常手段绑架淘宝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甚至不惜任何对第三方乃至阿里巴巴全体用户的伤害。如果说对第三方卖家的围攻还可以理解为用恶作剧泄私愤的话,那么对支付宝的围攻和造谣显然已经超越商业目的。

  凡事有度,超越理性和法律约束的任何貌似合理的行为都可能将自己及其追随者引上不归路。在有序运营,法制主导的中国社会,期待通过暴力胁迫实现商业目的的做法显然为法律所不容。国人对极端行为和运动手法谋事有着极其痛苦的创伤和记忆,因此,别指望玩火式的恶搞会赢得喝彩和礼遇。退一万步说,阿里巴巴及其旗下机构纵使有多大管理及规则上的漏洞和不当作为,与其在中国经济史和企业发展史上的贡献相比只是瑕疵。在此,提请有关各方睁大眼睛,警惕商业行为政治化,在协调商业争议的同时,防止有人借机小题大做,毁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