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成熟,包括网购消费者队伍的壮大和成熟、网络金融及支付技术的成熟、物流配送技术的成熟和能力的提升及远程跟踪、控制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信息鉴定及网上信用体系的完善,电子商务正对传统经济尤其是传统商品零售经济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2010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只统计B2B、B2C、C2C市场)交易额达到2.25万亿元;其中,B2B交易额达到2.05万亿元,B2C与C2C网购交易额达到了2000亿元。为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计2010年全年B2B交易额将有望达到3.85亿,而B2C交易额将有望突破4300亿。监测结果也显示,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受到追捧,其中纺织服装、家电数码等占比较大,分别占12.20%和10.30%。这几年电子商务市场复合成长率超过100%,2009年B2C与C2C网购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零售)的2%,如扣除金属材料的交易实际占比应更大,照此发展,10年内“电子商务和实体店在零售领域将各占半壁市场”并不是狂言,新经济的强劲增长给传统商业带来了巨大压力,面对新经济咄咄逼人的气势,传统零售商业的未来又在哪里?
电子商务让消费者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单个的消费者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聚集成了议价能力更强的集团,对现有商家的盈利模式尤其是定价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商业的巨头在困惑中纷纷“被电子商务”,且心大有不甘,张近东表示,虽然21世纪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不过互联网只是一个资讯平台,其不能作为商业流通的根本。其认为,“任何没有附加值的东西是不会长久的”。张近东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但却很有问题,互联网仅只是一个资讯平台吗?这只能说明我们传统的商业企业家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很原始的一个阶段,互联网是不仅只是一个资讯平台,它是我们企业、社会甚至全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难道这点都不足以引起我们企业家的重视吗?
电子商务加速了消费者购物和消费的分离,改变了我们对价值的认同,购物体验价值和消费商品的满足价值的分离自然创造了新的价值实现方式,这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需求曲线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走平,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消费者,对纯商品价值的判断会更理性,销售价格会更趋于向商品出厂价格、(网上)交易成本、品牌偏好的一个平衡,在这里附加价值相对消费者就是等同于交易成本,让交易更便利难道就不创造价值吗?据我了解,部分品牌在开始探索电子商务分销授权经营模式,将来的网上交易会变得越来越有保障。
体验文化才是传统商品零售行业的未来,增加消费者的现场参与度,创造消费娱乐文化,如出现更多的现场拍卖引入到大众商品购卖过程中,逛商场变成了逛主体乐园,我在想,新的体验式购物中心和更适应电子商务的货仓式分销/配送中心的交相辉映就在不远的将来。
不由得你不信,电子商务将会更多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现场购买体验,在网上参加一场吵得你耳聋、看得你眼花的闹哄哄的限时抢购或拍卖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虚拟和现实本身也是我们的购物体验的可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