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MNR技术操作规程


 

 

 

1. 工艺流程

炼铁→混铁炉→转炉→吹氩→连铸→精整→热送(出坯)

2. 原料

2.1  技术要求:

2.1.1 铁水S0.025%,铁水带渣<0.5%

2.1.2 准备高碳锰铁Fe-Mn 中碳Fe-MnFe-SiFe-Ti 和铝线,具体牌号见铁合金种类,要求合金干净、干燥,不得混料。

2.1.3 炼钢时向炉前合金工提供准确的合金成分和所要求的数量。

3. 转炉冶炼

3.1 化学成分(%):

成分

C

Si

Mn

P

S

Ti

Cu

国标

0.20

0.20-0.55

1.20-1.50

0.035

0.030

0.010-.025

0.30

内控

0.14-0.19

0.25-0.55

1.30-1.50

0.030

0.025

0.010-0.020

0.30

目标

0.165

0.40

1.45

0.020

0.020

0.015

0.30

3.1.1 钛只保证机械性能,不作判钢条件。

3.1.2 碳当量Ceq0.44%C+Mn/60.44%

3.2 原材料:

装入量

铁水+废钢(t

对铁水的要求

Si%

Mn%

P%

S%

温度(℃)

55±1.0

0.4~1.0

0.30

0.150

0.020

1270

3.2.1 优质废钢为主,硫<0.050%

3.2.2 铁水硅>1.2%,炉前采用双渣操作。

3.3 冶炼控制:

终点目标(参考)

C%

P%

S%

R

挡渣

挡渣塞

挡渣球

渣层厚度(mm

0.06~0.10

0.015

0.015

2.8~3.2

100

溅渣操作

压力(MPa

500

500

出钢口

型状

出钢时间(min

0.80~1.00

2~3/

1/

良好

2.5

复合吹炼

吹炼前期供氮时间

6min

后搅时间

5min

N2-Ar切换

手动

3.4 铁合金:

铁合金

种类

FeSi

FeMn78C8

锰铁

FeTi40A

线

成分%

76

Mn  C

80.93

40

99.7

78  8

参考量

kg/t

7.50

0.45

0.80

3.5 技术要求:

3.5.1 必须按目标成分组织生产。

3.5.2 冶炼过程中氧气操作压力小于0.7MPa停止冶炼。

3.5.3 转炉总装入量本标准为参考值,实际装入量见调度通知。

3.5.4 高拉补吹后点吹次数≯2次,确保CT协调出钢。

3.5.5 合金成分不同时必须进行折算。

3.5.6 新开炉前10炉及大补炉后第一炉不得冶炼16MnR

3.5.7 钢包内粘渣>100mm必须清理干净。

4. 过程温度()(Tl=1516

出钢温度

(参考)

到站温度

结束温度

平台温度

中包温度

平台拒浇温度

1660

1620-1635

1585-1600

1525-1540

<?

4.2 技术要求:

4.2.1 每浇次第一炉及换中包时过程温度上浮15℃。

4.2.2 非在线周转钢包过程温度上浮10℃。

5. 吹氩

5.1 吹氩操作:

项目

吹氩时间(min

钢水暴露(mm

加完废钢后吹氩时间

取样

保温剂(袋)

规定

底吹≥4顶吹≥5

500

3min

G2

10

5.2 技术要求:

5.2.1 严禁暴吹、吊吹,对于到站温度高估计吹氩时间大于8分钟的炉次,必须加废钢吹氩。

5.2.2 取好氩后样并及时送出。

5.2.3 加铝前吹氩2分钟,暂停吹氩,定氧加铝后再吹4分钟。

5.2.4 顶吹氩氩棒必须干燥。

6. LF炉处理

6.1 LF炉吹氩操作:

项目

破壳吹氩

精炼吹氩

喂丝吹氩

加废钢后吹氩

保温剂(袋)

规定

MPa0.6-1.0

MPa0.4-0.6

MPa0.3-0.4

3min

4

6.1.1 当底吹不通时,若钢水温度>1590时,及时倒罐处理,倒罐处理时间<10分钟。

6.2 LF炉微调

6.2.1 连铸衔接钢水要求上一炉与下一炉成分偏差C:±0.02%Mn:±0.05%Si:±0.03%PS低于内控要求。

6.2.2 合金加入后均匀≥3分钟方可取样分析。

6.2.3 精炼结束前采用弱搅拌并加入Si-Ca线?m/tAl线?m/t;喂丝结束后吹Ar2分钟。

6.3 LF炉进出站温度按本规程4过程温度要求执行。

6.4 LF炉处理时间<?分钟,以钢水包调入调出LF炉钢包车为准。

7. 连铸

7.1 连铸操作:

切割定尺(mm

范围

目标

铸机状况

中包水口材质

中包隔墙

大包保护浇注

见生产计划

见生产计划

良好

铝碳

双隔墙

 

保护渣

中包保护渣

结晶器保护渣

成品样

结晶器稀土丝加入量(g/t

液相线温度(℃)

类型

普通中渣

16Mn系列

两个

/

1516

中包温度(℃)

1556

1546

1536-1545

1526-1535

1526

拉速m/min

210mm

拒浇

0.65-0.70

0.75

0.85

250mm

0.55-0.60

0.65

0.75

               

7.2 技术要求:

7.2.1 中包烘烤大于?小时,温度>900℃。中包水口烘烤时间?分钟,不得大于?分钟。

7.2.2 中包液面<500不得开浇。

7.2.3 二冷水表采用钢种(4)类水表。

7.2.4 氩后到大包开浇不得大于13分钟。

7.2.5 非在线周转钢包,氩后到大包开浇不得大于11分钟。

7.2.6 中包拉速以铸坯宽度210×1300250×1300mm为基础,当铸坯宽1300mm时,提高拉速0.05m/min;当铸坯宽度>1300mm,降低拉速0.05-0.10m/min

7.2.7 中包拉速可根据生产节奏于温度,在以上规定基础上,由厂调与炼钢、连铸协商,作±0.05m/min的调速。

8. 精整

8.1 技术要求:

8.1.1 连铸标明炉号、钢种、块号。

8.1.2 连铸坯验收执行“汉冶质检标准”。

8.1.3 合格品与废品分区堆放。

8.1.4 每个浇次的第二炉02块铸坯取硫印样1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