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必读:企业价值观培育实务
董斌/文
全球财富500钜型商业企业的商业卖点是,他们在售卖自己的价值观,相反的,中资企业价值观很不明朗,价值观执行力很弱。这是致命伤。让我们重负思考:“What matters most to you”?
关于“企业价值观/使命和战略目标”,我有一句话要说:“没有目标的道路和航程,永远没有码头和彼岸”。
企业价值观定义
企业/团队价值观是指企业/团队在竞争环境中对竞争力(包括人、事、物)的定位、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认识在企业/团队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形成企业价值观体系。我认为,企业/团队价值观是企业/团队在竞争环境中对竞争力(包括人、事、物)的定位、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排序。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识别系统”的一部分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识别系统”的一部分,“企业识别系统”是企业价值文化的外在反映. 企业识别系统(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包括: 行为识别系统 bis behaviour identity system,视觉识别系统VIS, Visual identity System,理念识别系统MIS,Mind Identity system
企业要建立类似宗教信仰者的价值观体系
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类似宗教信仰者的价值观,它一旦确定下来,就很少作恶,或者克制不做恶,有利于维护企业价值观的稳定性和恒久性!当然有利于企业文化在企业价值观引导下保持正面的\朝气蓬勃的态势! 企业必须像恪守宗教教旨一样遵守它的价值观。她本人信奉天主教,安利创办者信奉新教,海外的一些高层信奉基督。安利中国董事长郑李锦芬谈过几个关于宗教与商业信仰的问题,她说她绝不允许在组织内部传教,而她将安利的成功归结为企业文化。其实安利取得成功,是他价值观的成功。
企业价值观实现的细节问题——通过执行力实现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一种需要通过执行力实现的企业愿景(通过执行去真实的实现)而不是偏见(管理流程中恪守的价值原则,甚至需要量化)。
1,企业不可有模糊的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在执行中往往问题百出,因为一个模糊的价值观甚至让职员无所适从,有等于无。企业的价值观要与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匹配。例如:Ebay的价值观是“舍利取义——信任是一种安全感”。而Ebay前任CEO梅格惠特曼的十大职业价值观正好与Ebay的价值观相得益彰:
1. 信任值得信任的人(资源管理范畴)
2. 没有行动=一事无成(执行力范畴)
3. 有底线的人生(道德力范畴)
4. 崇尚节约,投资未来(资源管理范畴)
5. 注重结果,敢于担当(执行力范畴)
6. “聆听”的魔力(资源管理范畴)
7. 心无旁骛:成功的关键(执行力范畴)
8. 授权,认可与团队合作(团队智商和团队情商范畴)
9. 拿出你的勇气(执行力范畴)
10. 学会“改变”(执行力范畴)
在以上十大职业价值观中,按照重要性分述如下:
1,资源管理范畴(占有三项):
“信任值得信任的人并学会“聆听””, 崇尚节约,投资未来。
2,执行力范畴(占有五项):
拿出你的勇气,心无旁骛的行动,学会“改变”方式方法接近目标,并注重结果且敢于担当。
3,团队智商和团队情商范畴占有一项:
授权,认可与团队合作。
4,道德力范畴(占有一项):
有底线的人生。
如果说精益求精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那么职员需要知道的是,这一价值观量化和质化后的细致化价值观。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企业价值观,以为企业价值观是个口号,大错特错。企业价值观不是企业墙上的招牌和字母。
3,以本企业使命定位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克莱顿•克里斯滕森说:什么是企业价值观?一家公司的价值观能够反映它的成本结构或商业模式,因为公司要繁荣发展,它的员工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而界定这些规则的就是成本结构或业务模式。
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即基于使命的价值观。没有价值观的企业是短命的。价值观是血液,使命是心脏互为犄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血液不流动时,心脏就停止了跳动。当心脏不在跳动,血液也将停滞流动。企业必须实现顺畅的沟通,创造某种适于本企业的,以本企业使命定位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4,从不断改进优化到自然的发生再到不断高质优化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从价值观的不断高质优化到自然的发生企业使命的调整,其最终将发掘并抢滩潜藏在行业价值断层中的市场商机,由产品价值观改变,将最终带来“从价值观改变中发掘产品价值断层利润到改变企业利润结构”。
语言是管理的工具之一,是为思想服务的仆人,思想是为效益服务的仆人;管理是决策之子孙,决策是管理的教父和老师,决策与决策一脉相承,需要高贵的血统去延续,这个“高贵的血统”,就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所诞生的亲子。
企业价值观的系统平衡:一个善恶与行止的问题
企业价值观也是一个善恶与行止的问题。比如我的价值观是“善而行。恶而止。可行而善,善而可行”。企业善的价值观在执行战术实施的时候,要进行(利润)可行性研究,但决不要作恶。企业作恶的成本,远远高于做善的成本。三鹿即是教训,很多的教训。
上海潘新先生给我发来他的《<价值观的力量>读后感》一文,并附言:我看到你在微博留言中提到了生态系统平衡的问题(见董斌论述商业生态系统),这个很重要。我恰好昨天写了一个《价值观的力量》的书评,还没有发表,写的有点乱。不过里面也提到了平衡的问题。供参考,并请提出意见。
我读了他的文章,看到了他所讲的“价值观的平衡”问题,我认为,关于企业价值观的平衡,其基础是企业行为之于违法犯罪与法理和道德之间的平衡,法理和道德的平衡,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平衡,其顺序关系为:道德——法理——违法——犯罪。一个商业行为一旦超越道德,达到法理的临界,其结果有两种,一则违法但不构成犯罪,二则既违法又犯罪。法理与道德是两码事,道德在人格的力量上要高于法理,在商业领域,商德往往是法理和道德的分水岭,在文明国家,法理受道德制约,但大部分情况下,法理不受道德制约。举例为国美:案发前,黄本身违反了商德,但案发前,该商德不受法理制约。商德伦理环境是职业经理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能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说明企业界开始有人重视这个问题,也说明了中国的职业经理体系向成熟酝酿是有群团基础的。
董斌
相关重要链接:
1,《<价值观的力量>读后感》潘新/上海 发表于 2010-9-17 16:19
2,《商业评论》 eBay:价值观的力量
3,《应对颠覆性变革的挑战》,哈佛《商业评论》2006年5月号
4,克莱顿•克里斯滕森:什么是企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