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铁道部万亿负债成新风险点


  《201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铁路建设资金来源中,债务融资的比例,已经由2005年的48.83%,上升为2009年的超过70%。快速增长的债务融资规模,使得铁道部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2009年的负债合计预计超过1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5%以上,预计2012年有可能超过70%。

  有媒体从铁道部获悉,今年全年铁路新增投资8235亿,上半年,全国铁路投资2713.7亿元,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33%。下半年还需完成投资5521.3亿元,这几乎是上半年投资额的两倍。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平均每月要投资920亿元,平均每天要投资30亿元。这也意味着到2010年底铁道部总负债可能达到将近2万亿元。

  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的供需矛盾长期困扰着中国经济,被称为中国经济的瓶颈。可以说,至今都没有很好解决。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把投资铁路建设作为大举投资拉动经济的重点之一是非常正确的。在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仍然很多,中国经济转型之际,继续把铁路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着力点之一毋庸置疑。13亿人口的出行问题是世界任何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大举投资铁路建设市场前景没有问题。

  在充分肯定大举投资铁路宏观决策正确性的同时,对于一些具体的、微观层面的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对近况担忧。过度扩张型投资,给铁路部门造成的过重财务负担,这种财务负担是否会酿成中国经济的又一个风险点?令人担忧。《报告》显示,2009年以前铁路负债合计预计超过1万亿元,去年铁道部门支付的利息已经达到400亿元以上,如果今年底达到近2万亿,那么,年支付利率可能达到1000亿元。笔者不知道铁路客货运输年收入到底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依靠收入归还融资本息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通过发新债还旧债的办法滚雪球般维持下去,而一旦发新债链条断裂,融资风险立马会暴露出来。

  担心之二是盲目扩张会否给未来形成客运能力过剩。我国节假日多,人口流动大并且频繁集中。铁路客运紧张主要表现在节假日期间,日常铁路运输并不是十分紧张,大部分时间许多车厢空跑情况屡屡发生。同时,随着私家车大举进入家庭,自驾出行的家庭将会越来愈多。如果像这种没有计划性的盲目扩张,将来造成铁路客运能力过剩不是没有可能。那么,今天的大举投资,也许就是明天的包袱和风险。

  三是对铁路客运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与几万亿的投资能否成正比例表示担忧。就拿目前的高铁热来说,高铁投资是普通铁路投资的几倍以上。但是,高铁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却存在着极大浪费。比如,郑西高铁投入上千亿元,而现在单程发车间隔在一个半小时以上,每天单向列车仅8趟。与此同时,陇海线郑州到西安段平均每两分钟就经过一趟列车。投资上千亿的郑西高铁运能大大闲置,造成巨大浪费。武广、郑西高铁所谓的上座率高,完全是由于发车数量少、压缩发车量造成的。再如,前不久投入运行的宁沪高铁,看到一列车厢里只有一个旅客,无比心痛的心情难以形容。务请铁路部、发改委明白:高票价并不是提高高铁效益的唯一法宝,相反过高票价可能把大部分旅客挡在高铁大门之外,反而造成高铁浪费、减少高铁收益效益。可行的出路是,大幅降低高铁票价,大幅增加高铁发车频率班次,把高铁的巨大运能切实发挥出来,这不但提高了高铁效率、效益,而且使得老线铁路客运压力大大减轻,集中力量增加货运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希望以上三点担忧能够引起重视。适度控制、平衡好铁路投资规模,切实匡算好未来实际运能供给和需求,最为急迫的是解决好高铁运输中存在的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