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掌,为小公司的大野心


 

到了8月,被争议的一切都结束了:订婚、结婚、入洞房;被期待的一切就要开始了:布置新房,交待帐本,然后就该要孩子。对于吉利和沃尔沃来讲,这就是他们的新生活。

 

我必须要说,从目前来看,尽管大家认为吉利的速度太快,但可以看出吉利的野心是非常谨慎和有计划的。

 

首先是吉利明白自己要什么。沃尔沃曾经说过:它是小国家里的大公司,因此只能不断被出售给大国家的大公司,比如雷诺和福特,而现在它卖给了大国家——中国的一间并不大的公司——吉利。这和以前不一样了,是不是也会有不一样的幸福结局呢?毕竟前两次沃尔沃都是作为包袱被出售的。吉利明白,自己要的绝不是一个包袱,当一个小国家的大公司进入自己囊中的时候,意味着两点:第一,在瑞典进行并购的阻力应该比在美国这样的大国要小得多;第二、收购沃尔沃这样的大公司,来自祖国的支持会更大,因为它买的不是悍马和双龙这样的小品牌,而是沃尔沃,这对于民族自尊心的提升和强大形象的昭示是其他并购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沃尔沃进入吉利,对于提升吉利的企业品牌价值,对于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利益都至为珍贵,吉利股价迅速上升11%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只要吉利一步步地走下去,没有理由不比收购路虎的印度公司塔塔做的更好,自己的收益将是无法估量的。

 

其次是吉利知道自己的步骤,先找到正确的人,再去做正确的事。

 

先把人安排好,董事会的成员比较合适,最想要的人雅各比来了,最有经验的原班人马得以保留,有国际管理经验的新鲜血液也得到补充,君臣佐使俱全的一味中药体现的是中国式管理的智慧,也是西方经营平衡的哲学;接下来应该是选择合适的经营策略,丰富产品线,迅速提升在欧洲和北美的销量;第三步才是中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搭建全新的营销网络应该在2011年,然后是制造基地的建设和新车型的平台选择与重新研发,最终的结晶将在2012年年底左右亮相,2013年全面开花,董事会将收到李将军递交的第一份战况报告。成败彼时见分晓。如此清晰的路线图,怎么可能是一个疯子写出来的?

 

最后是吉利清楚自己面临的困难有哪些:全新的全球化市场;过分强调安全而自缚手脚的品牌定位;新沃尔沃的国际部队对管理模式创新提出的挑战。李书福需要一项一项的解决和克服,也许最关键的2011年,一切困难会一古脑地压上来,看中国人能不能挺过去。人们希望看到一个更年轻、更时尚,产品线更丰富同时不失安全传统的新沃尔沃汽车,也希望能够用合理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既不是大降价,也不是原地不动。这些期待值就是困难点,吉利清楚风险有多大,也正在努力筹划着解决它的时间表和任务书。

 

别的不说了,尘埃落定处大幕拉开,但愿天道酬勤吧,能够让中国人真正扬眉吐气一次。让李书福当一回中国的斯隆或者雅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