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德在民在天而不一定在官 官员可以没有道德


半月谈的几个记者周伟、李兴文、伍晓阳、戴劲松等在义愤填膺地写文章、评论案例子,说什么“当前,道德滑坡、道德混乱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中,少数领导干部失德及道德意识混乱问题尤为突出。有的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有的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有的贪图享乐、玩物丧志,有的官气熏天、横行霸道,有的信念丧失、求神拜佛,有的趣味低级、包养情妇……这已成为腐败屡禁不止的重要诱因,不断突破老百姓心理承受的底线。官德不彰,民风难淳。从古至今,概莫如此。加强官德建设,刻不容缓。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必须直面官德缺失之痛,下猛药治沉疴!”

而某并不十分赞同以上各位的观点,原因在于这种观点表达仍然是官本位的,而非民本位的。那种相信以“官吏可以为师表”的说法,原则上是属于商鞅变法或者曰是秦始皇时间倡导的勾当,而在民主潮流纷涌的今天、人心不古的今天,再拿出官员一定要高贵的说教去说、去教化官员,几乎已经成为痴人说梦的呓语了,那么,当此时,怎么可以说当官的道德滑坡那?而且现在中国是旧道德已经混乱、新道德新伦理尚且没有建立起来,那么,怎么能说现在社会上的人是道德滑坡了?没有标准,怎么谈滑坡了?我窃为几个“道貌岸然”的记者害羞起来,哈哈---当然,我也曾经是这几个“道貌岸然”的记者的同志者---而今天我只能是这几个人的“老师”或“学生”,反正是不再与他们一个层次说话了,哈哈

自古中国官场(其实世界各国都是一样)是黑暗的,这是千古至今已经十分明白的道理,因为官场从其诞生的第一天都是一个一个势利平衡的势利场,是一个势利场,而从来不是一个清白的学校或者修道场。但是往往我们中国人是奴隶性很多的,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总相信出来一个个“青天大老爷”而且还要幸运地出现在自己的时代、自己的身边、可以随时帮助自己去战胜强权、富豪,于是就相信当官做老爷的就要比自己“高尚”,孰不知道,正是这种奴才思想才是中国官更牛、权更让人崇拜而下民永远是蚂蚁,为什么?因为小民从来看不起自己也。正是这种看不起自己的思想,使小民也受不了官老爷们的“无德”---那不仅仅是毁灭了小民的偶像和崇拜,更可能因为官老爷的权利可以因为“无德”、“无耻”而可以随时剥夺走小民的所有,于是而更让小民惊恐惧怕吧。但是,提醒众多小民的是:官员现在已经不过是一个俗人,你俗人可以比赛有几个女人喜欢你,当官的为什么不可以?难道当官后就改变了其基本人性了吗?NO,人间万物不过是草木荣枯,没有什么崇高伟大,没有什么永垂不朽,所以,官员犯的错误有什么可以忍受不了那?“主席也是人嘛”,何况普通小小官员那?但是,我们每一个小民自己切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道德和高尚,那么我们的社会才真的有希望!国之德最终在民也明。

贵而无德,与无德而可贵;富而无德,与无德而可贵;学而无德,与无德而可学;名而无德,与无德而可名;显荣而无德,与无德而可显荣…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上而无德,与无德而可上…那么只能说明我们整个社会的上进机制已经出了问题,整个社会都在无德中上进,越有德说不定还被社会淘汰淹没在底层,因为什么?因为德为什么这么写吗?就是因为“德是不得,不得是德”---道德这个字词本创造出来时间就表明:德是不得物质或少得物质而真正得在心、得在精神,此才是德呀----试想,今天的精神体系已经礼崩乐坏而无所信仰,还怎么谈什么“道德”呀?

上而无德,与无德而可上---无德而可上,说明我们社会在塑造新的道德,新的道德是什么?现在只看清四个字“各凭自己”---能力和优势,当然,发展到目前是“各为自己”而罔顾他人乃至社会,这似乎是习惯着大一统、习惯着“顾群”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人所不能接受的,与此人们哀叹今人无德可知也

今人无德而并非今人无德,只能说明说别人无德的人是拿古人的标准来核裁今人,或者因为自己不得、不能得而埋怨社会而骂社会无德。但是,你,为什么不能放弃这种对别人寄托美好道德的理想而从自己作起,自己首先去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那?怕是谁变蝎子都只想蛰人而不想去修什道德了吧。骂人无德因自己无得或者难得而已呀。

一句话:官员为什么不能无德?官员也是人嘛,自然可以无德。于是我们恰恰不是需要惊诧于官员失身、失德、无耻就可以满足了,而正是需要全民积极行动探讨如何有效监督官员和公权的透明化使用才是根本。

由此,我不认为说中国现在是什么道德滑坡而值得大惊小怪,我恰恰以为这是中国在通过一个个个体对于道德的冲击而在催生新的道德标准,恰恰是中国人在逐步忠于真心的“本私”而建立社会公私和谐发展道德的前奏而已。而这种冲击,也逐步扩大中国人的心胸和承受力,使我们社会包容、宽容、博大而能建立真正忠于个体思想的集体与个体和谐发展的新秩序而已。

 

 

近年发生的一系列官员腐败案件,犹如一部连续剧,不断刺激着社会大众的敏感神经。其中折射出的官德缺失现象,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怪现状之一:趣味低级,生活腐化

“生活作风”问题一直是领导干部的“高压线”。然而,由于对官员考核大多“唯政绩论英雄”,而对官员“私生活”却缺乏有效监督,以至一些官员流连于声色犬马,包养情人、“二奶”,甚至嫖娼狎妓、共用情妇……

近些年被查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生活腐化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生活腐化的贪官,可列出一大串名单,比如陈良宇、李嘉廷、杜世成、陈绍基、王华元、陈同海、王守业等。据报道,现行婚姻法修改起草专家小组主要负责人巫昌祯教授调查发现,官员腐败60%以上跟包“二奶”有关系,被查处贪官中95%的人有“情妇”。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官员对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几乎麻木不仁,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记者点评:领导干部作为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生活腐化不仅败坏了自身形象,也损害了政府在百姓中的威信。凡是沉溺于灯红酒绿,又包养情人的,往往都会与腐败结缘。而作为领导干部,他们掌握着公权力,一旦醉心享受,一心思淫欲,就会逐步与其他贪腐势力合流,进而陷入腐败的泥潭。

怪现状之二:滥用权力,法为私器

8月7日,媒体报道了一则来源于最高检察院的消息,内容说最高检订立新规:“今后一段时间内,对于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诽谤案件,受理的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属于公诉情形并有逮捕必要的,在作出批捕决定之前应报上一级院审批。”这个看似波澜不惊的消息,实际上透露出诽谤罪批捕将从严审批的信号。有媒体评论指出,这是高层对滥施淫威官员的警告。

在法治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一些官员的法治观念不但没有增强,权力意识却恣意膨胀。近几年,民众因散发短信批评地方领导,或者散发材料检举地方官结果因言获罪的事例不在少数,如重庆的“彭水诗案”、山西的“稷山文案”、河南的“孟州书案”等。

不只是普通民众,一些媒体的记者也遭到某些握有公权力官员的强力“阻截”。前不久,《经济观察报》一名记者因报道某上市公司负面消息,便遭到浙江丽水遂昌县公安局网上通缉,记者所涉嫌的罪名是“损害公司商业信誉罪”。后在各种压力下,遂昌县公安局撤销了决定。更早之前,还曾出现过辽宁西丰县委书记让警察进京抓记者一事。

记者点评:种种荒唐事件的背后,是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滥用公权力的恣意妄为和无所顾忌。在一些官员的眼里,法律就是他们的私器,谁敢对他们有所批评,就会以公权泄私愤,此中权大于法的错误观念暴露无遗。

怪现状之三:官气熏天,横行霸道

有的官员自以为当了领导,就能为所欲为、呼风唤雨。深圳海事局原党组书记林嘉祥猥亵11岁女孩,还大骂群众“算个屁”。“我是县委书记,是一把手,老子不怕!”2005年10月4日晚9时许,长沙市望城县委书记王武亮酒后驾车被两名交警制止后,当着围观的上百名群众口出狂言。随后,他与交警以及赶来处理问题的民警发生“肢体冲突”。陕西淳化县三名局长,乘坐挂警牌车辆通过收费站时与收费站工作人员发生争执,竟大打出手……

记者点评:有的领导干部常常强调要在作风建设上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可实际工作作风却骄横霸道,这背后是特权意识在作怪。

怪现状之四:贪婪疯狂,欲壑难填

有的领导干部掌权为己,贪婪无度,从收受礼物发展到大笔受贿、索贿甚至敲诈,最终官德尽丧,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江西婺源县原县长杨峰利用职务之便,先后多次收受他人贿赂。杨峰对金钱的贪婪近乎疯狂,开口就向私企老板索要上千万元。他恬不知耻地对客商说:“你在婺源发了财,不对我表示表示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陕西神木县原副县长高晓明受贿241万元,一审获刑12年。他在万言悔过书中称,对于送礼的人,由开始的拒绝接受到后来的来者不拒。收受钱财多了,慢慢地就习惯了。

记者点评:当官员对金钱的贪婪演变成一种习惯时,他就不会感觉到贪腐的耻辱与违法的畏惧,这就是官场上的“麻木腐败”。失控的权力会逐步让人麻木,进而在心理上变得心安理得、习以为常,最后欲壑难填。

怪现状之五:胆大妄为,不择手段

有的领导干部听不得反对声音,容不得不同意见,为一己私利,逞一时之气,竟然是非不分,置法律于不顾,动用黑恶势力加害同僚。

今年4月9日,江西省九江市人才市场门口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九江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熊明华在单位门前被几名不明真相人员挥拳殴打致伤,打人者随后驾车扬长而去。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该案幕后主使竟是熊明华的顶头上司——九江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兼人事局局长王俯耕。因两人工作上存在嫌隙,王俯耕竟指使他人报复下属,酿成这一恶性伤害案件。与其类似的还有黑龙江省鹤岗市交通局原局长白玉库指使杀害继任者。

此外,一些官员为摆脱情妇纠缠进而行凶杀人,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前有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段义和为摆脱情妇纠缠,伙同他人在济南闹市区引爆其情妇驾驶的汽车的血案;后有辽宁凌源市卫生局原副局长吕仲学雇凶买炸弹谋害情妇的惨剧,再有温州瓯海区原区委书记谢再兴杀害情妇并分尸、抛尸……

记者点评:官员雇凶杀人、伤害他人的案件近年时有发生,由此可见,个别领导干部在面对利益时是多么的心狠手辣,而在他们眼中法纪观念又是何等淡薄!

怪现状之六:信念丧失,求神拜佛

不少干部患上了“权力依赖症”——对权力既崇拜,又缺乏安全感;既渴望拥有权力,又害怕失去权力。一些干部甚至认为,人生不过是组织部门的一张纸,风乍起飘向何方,自己无法掌握。为了让仕途顺利,一些干部开始讲风水、寻大师、求神拜佛。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有的地方党政机关要重新修建大门改变朝向,有的地方为了修复“龙脉”而建不能走车行人的“风水桥”,有的地方想把犯官场忌讳的“骆马湖”改成“马上湖”……

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研究员程萍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900多名县处级公务员中,有半数以上存在相信“相面”、“周公解梦”、“星座预测”和“求签”等迷信现象的情况,对其中一些迷信现象的相信程度相当或高于一般公众。

记者点评:一些党员干部已经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鬼神。他们忘记了一条基本道理:权力来自于人民,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无数事实证明,政绩、前程是干出来的,而非风水先生算出来的。

怪现状之七:欺上瞒下,谎报虚夸

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些干部面对群众的质疑,张口说谎,故意夸大、编造或者隐瞒事实真相。一些急需政绩的干部,将升迁希望寄托在政绩工程和数字游戏中。一些官员出于现实利益考量,欺上瞒下竟然成为他们工作中的一种常规手法、生存秘籍。“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就是这种生态的生动写照。

记者点评:弄虚作假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长期公然造假,最可怕的是对造假行为熟视无睹。一个很虚伪、不诚实、喜欢搞些作假的干部,不可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如果这样的官员多了,必将对整个社会风气造成很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