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第三浪以及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为什么是第三浪?在方兴东等人确定以此来命名互联网产业下一波发展趋势的时候,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实属巧合,它都让人联想到大洋彼岸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

 

三十年前,托夫勒出版《第三次浪潮》,该书宣告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正如他在书中写道:“从这个州到那个州,在私人家庭的客厅、厨房、卧室,到处都有这种计算机在嗡嗡作响。”尽管当时互联网还未全面兴起,但它的前身——由美国国防部资助的“阿帕网”已联接上了200余台计算机主机,“互联互通”之势已初露端倪。

 

三十年后,方兴东领导的“互联网实验室”写出了《第三浪》,该书预言中国互联网将迎来第三次发展契机,届时互联网投资重归理性,主流化、本土化和集约化将成为产业的主旋律。在这个阶段,互联网产业格局也随之成熟、完备,但也更加复杂和混乱。三网(电视网、电脑网和手机网)开始融合,3IIP运营、IT和信息内容)已真正融合;以“免费、自由、开放”为底蕴的互联网文化和利益至上的传统商业文化开始全面接轨与交融;传统行业领袖、互联网巨头和互联网新兴创业公司等不同领域、不同特性、不同量级的选手开始同场竞技。

 

就像尼葛洛庞帝的媒体实验室之于世界互联网产业的地位作用,由方兴东领衔的互联网实验室也引领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的范式。不管是在互联网早期的门户时代,还是在风生水起的Web2.0时代,他们都准确地把握了潮流的走向。例如,他们是第一个将Blog译成博客,又将博客引入中国,使之蔚然成风的先行者;他们创办的义乌全球网定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网上批发市场,是电子商务忠实的拥趸和坚定的行动者;他们还提倡版权共享,是网络自由创新、开放分享的英勇卫士。而到了最近,他们借由《第三浪》一书,不仅提出了未来中国互联网将在移动网络、数字娱乐、电子商务和Web2.0这四大领域上有所表现、大有作为,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认为浙江会成为中国互联网下一个“中心区块”,是“第三浪”重要的策源地和发祥地。

 

在一定意义上,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方兴东会在几年前有“萌动回归浙江的冲动”,按照他的说法,中国高科技的热点不再是以中关村为绝对中心,北京、上海、浙江、深圳都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其中,浙江会在第三次浪潮中快速和全面地崛起,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产业重镇。对此,方兴东在书中写道,“凭借全国最活跃的民营经济,凭借政府政策的力度和很具服务意识的环境营造,凭借民营资本的雄厚,浙江互联网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后,开始进入一个厚积薄发的新阶段”。在方兴东看来,尽管现在的浙江在历史积累和整体规模上,还无法与中关村、张江等相提并论,但是,以杭州滨江为代表的浙江高科技创业的动能,将有可能走在全国前列。

 

方兴东的断言并没有夸大其词,浙江的互联网潜力其实不可低估。仅从人力资源来看,浙江籍的网络精英比比皆是,如阿里巴巴的马云、网易的丁磊、盛大的陈天桥、网盛科技的孙德良、金山的求伯君、分众的江南春、绿盛的林东,当然还有互联网实验室的方兴东本人,他们创造的价值占据了中国互联网经济价值的半壁江山,特别是阿里巴巴和网盛科技两家电子商务网站的市值总和就超过了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总市值的四分之一。另外,像民营经济为主导、块状经济明显、细分市场规模巨大以及中小型企业众多等经济特点也成就了浙江在电子商务发展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和丰厚的土壤。如果再加上当地政府的政策鼓励和产业扶持,那么,浙江在互联网上的前进动力和上升空间将不可限量、令人惊羡。

 

除了对地域转移的关注之外,《第三浪》还重点提到了“下一个3亿网民”。根据方兴东的估算,中国网民将从2009年初的3亿,增加到2011年的6亿,“这不仅仅是一个量变,还将引发一系列的质变”。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互联网上,谁赢得了下一个3亿网民的青睐,谁就能在未来几年内脱颖而出。而谁得不到他们的认可,谁就将衰落甚至灭亡。这样的措辞并非危言耸听,“下一个3亿网民”的盘子必须高度重视,它极具颠覆性的力量,在它的影响之下,一系列产业格局和一个个关联市场都将得以改变、重整。

 

事实上,《第三浪》的写作动因也是因为互联网实验室要重点研究“下一个3亿网民”的议题,以便更好地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把脉。然而,在具体分析、论证过程中,他们作了大幅度的调整,除了继续计划内的课题之外,还在更广阔层面上,对中国互联网第三次浪潮下的“融合”(包括互联网与通信网的融合、广电网之间的融合,以及IT业与所有传统产业之间的融合等等)进行了研究。如果说,第三浪之后的互联网,是“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互联网”,那么,本书也不失为一种第三浪的产物——它“融合”了诸多互联网产业前沿新潮、备受瞩目的话题,如3GCMMB(即广电系统推出的“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社交网络软件、统一通信等技术,而它们正被视为第三浪的驱动力量。

 

今年恰逢互联网实验室成立十周年。因此,《第三浪》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献礼之作。它和以往该实验室出品的成果一脉相承,就是以极富前瞻性和洞察力的视角,激发业界的关注和思考,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路径指引。正如方兴东所言,出版《第三浪》的初衷就是希望凭借几届“春回燕归”(国内的互联网产业峰会)的思想碰撞,以及互联网实验室十年互联网研究和实践的积累,为整个行业、为社会各界描绘互联网未来的大致走势,能够成为大家头脑风暴的一本最佳参考和行业指南——第三浪快来了!第三浪来了!对此,我们准备好了吗?

 

互联网实验室编著:《第三浪:互联网未来与中国转型》,华文出版社20096月第1版,定价: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