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小小说)


  一个星期天,我穿着便装到邮局包裹,排了好半天的队,才挨到窗一位年轻的女工作人员对我说:出示您的身份证。”一翻衣袋,我傻眼——走的时候太匆忙,把士兵证放在军装的衣袋里了。“没有证件,我不能把包裹交给下一个!”说着,女工作人员伸手接了我身后一个人的包裹单。我急忙求她:“同志,我是一名战士,部队离邮局很远,请假外出不容易,请您把包裹给我吧。”她上下打量我一番,说:  “我们局有制度,没有证件不能随便把包合你,万一被人冒领了怎么办?”:写一个条子,签上名押在你这里不行?”我问。“你签名怎么能证明身份呢?”她还是不肯“通融”。“要不然,您给我们部队打个电话……”我堵在窗口,急得脑门上都是汗。“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哕嗦?”身后,一名青年人不高兴了。

  我只好扭头往外走,心里琢磨着怎么回去向连长解释。

  突然,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呼唤:“许佳铭!” “到!”我下意识地大声回答,同时身板一挺,来了一个立正姿势。马上,我又觉得好笑,这是在邮局,又不是在军营里。况且,我还穿着便衣哩。

  “请你回来—下,你的包裹可以拿走了。”窗口里传来那位女工作人员的声音。

  “怎么……”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我们邮局职工参加过军训,看到你听到名字立正答到,我们相信你是一个兵!”她回答。“就凭这个?”我有点不相信。“当然不光是这样,你刚才不是告诉我给部队打电话了吗,我已跟你们连队联系过。”她微笑着扬起手中的一张纸。

  “谢谢,谢谢……”我捧着包裹,一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一声“到”,赢得了一份宝贵的信任。回营的路上,我不禁想:士兵的一举一动,我们在军营里司空见惯,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在人民群众的眼睛里,那就是我们的“名片”啊!

  一声本能的“到”,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邮包,而是千金难买的信任。它是无数穿军装的前辈用他们无言的行动,为今天的中国土兵打造的一块“素质名片”。在我们这个呼唤诚信的社会里,让我们百倍地珍惜它、擦亮它,不让它蒙上一点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