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急加码 实际效果却堪忧
从新“国十条”到清算土地增值税,再到国家层面对房产税的正式表态,市场担心的楼市调控严厉政策一个接一个。
只是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即使这样的政策组合拳的效果,在笔者看来也不太令人乐观,反而担心这样的组合拳会否演变成经济的七伤拳——非但没有达到挤压房地产泡沫的目的,反而是进一步增加了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使得当前的房地产更加积重难返。
在新“国十条”出台一个多月后的市场静默期,国家接连出台了清算土地增值税的通知及其细则以及对房产税出台的正式表态。虽然此两个税种都是早已有之,只是由于各种特殊情况一直被政府给忽略了。
在房价高企的2006年,国家也出台了清算土地增值税的通知,此后的房价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事实,2007年所面对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现在有本质的区别,当时国内经济是全面过热,国家抑制经济过热的决心和目标是相当明确的,而且除了清算土地增值税之外,还有其他一系列辅助措施,比如加息以及其他配套措施。
然而现在全球经济都还处于恢复阶段,再加上欧洲债务危机以及美国刚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都表明,世界经济要真正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还为时尚早。而且国内经济现在也面临十字路口的艰难抉择。一方面是之前为了恢复经济发展放出的大量货币以及由政府主导的大量上马工程导致了目前的经济过热,可能出现通胀,再加上欧元的疲弱导致的人民币实际升值以及其潜在的升值可能,这些都加大了国内通胀的可能;但是另一方面,在政府主导投资过后,除了放出了天量货币和上马了一大批“铁公基”工程之外,就是铸就了巨大的楼市泡沫和资金泡沫,政府所希望的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愿望并没有如期实现。而且国家为了应对通胀的可能也是在逐步收紧流动性,这就可能导致通缩。其结果就是“滞胀”,而这也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在这样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国家这一轮调控房地产相比2007年自然少了一分底气。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现在虽然一些国家层面的专家学者一再否认房地产绑架经济,但是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对于房地产的依赖是有目共睹的,不然中国怎么可能从经济危机中率先复苏呢?
只不过,由于房地产的先天不足以及后天的“惯养”,如今的房地产已经积重难返。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除了房地产之外却很难找到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可能才是政府要面对的最大难题。虽然很多人都在说新能源、生物科技以及IT行业这些都可能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也的确在这样做,但是这些和房地产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对于经济的拉动效果却是小巫见大巫。现在的现实是,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的确是想摆脱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但是事实上又不可能,真的就如谢国忠所说,房地产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的鸦片,不下狠心是不能戒掉的。
但是对于戒掉房地产鸦片的方式却是多种的。而最为现实也最为直接的可能就是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把之前支持商品房发展的资金和力度转移到保障性住房上来。只是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GDP和财政收入就会出现一定的缩水,进而影响到官员的升迁等等,所以这就是需要政府能够下决心、下狠心去做的。
其次就是房产税以及物业税等相关税种的逐步推出,虽然这些税种对于目前高企的房价更多层面上是对于预期的影响(无论是0.6%还是0.8%的税率相对于房价的上涨幅度基本都是可以忽略的),但是对于调整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却是大有裨益的。只是这些税种在市场的流言蜚语中几经沉浮依然不见其真身,由此足见出台这些税种的阻力有多大,而且能阻止国家出台税收的力量我们也可想而知。也正因为此,只要国家下定决心去做,其取得的效果也应该是比较理想的,至少对于调整人们对房价的预期以及地方财政对于房地产的依赖是有好处的。
然后也是国家已经研究了很多年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虽然近期刚有所谓社科院的专家声称目前并没有数据表明中国目前的收入差距在扩大,但是他的言论一出来立刻被淹没在了网民的口水中。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悬殊日益扩大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处于垄断地位,获取国家垄断资源和垄断权力的行业以及部门是目前受人诟病最多也是反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主要的阻力。在中国当前面临改革以及经济发展十字路口的时候,收入分配改革是势在必行,而且这也是解决中国经济缺乏增长动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国之前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但是现在政府投资后续无力,而民间投资又没跟上;出口形势也很严峻,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甚至结束,以及原材料的上涨,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出口的利润越来越少,甚至有的行业和企业不敢接订单,因为他们已经陷入做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困境。
从新“国十条”到地方细则的出台再到现在三部委明确宣布二套房的认定标准,再到清算土地增值税以及税务人员进驻房企查税,再到房产税,这一系列的楼市组合拳不可谓不重。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当前无论是国家经济还是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的依赖是非常严重的,而且无论是国家出台的什么政策都要由地方政府去执行。然而从目前已经出台的地方细则来看,除了北京之外,其他地方都做了减法,而重庆更是延续了之前的买首套房退税的优惠。因为这些地方都不认为自己是属于“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地方”,而中央政府在方面又没有明确的标准。而在去年房价上涨幅度很大的上海和杭州现在依然在保持观望,不过上海相比杭州还是要好一点,至少它被房地产税的舆论一次又一次推到风口浪尖。
如此一来,如果国家除了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以外,不采取其他辅助措施,特别是一些能够真正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矛盾的措施,那么此轮调控可能依然难逃“越调越涨”的命运。只有真正解决的中国经济发展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也许中国的房地产就真的能够回归所谓的理性发展了。我们只能祈祷这一天早点到来!加大产大巫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