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甘露醇有讲究


20%甘露醇作为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四个要点值得大家注意。
  一、用药过早——反而加重出血
  甘露醇用药时间不宜过早,要根据病情而决定最好的使用时机。尽管在甘露醇的禁忌症中明确注明:颅内活动性出血者禁用(开颅手术,有脑疝迹象除外),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怀疑脑出血或脑梗死时,现场急救的医务人员都会立即应用20%甘露醇去降颅压。这样做的后果是甘露醇同时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并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根据临床观察,假如自发性脑出血后6小时后开始使用甘露醇,其血肿增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即刻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可见,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确有疗效,但疗效的好坏程度与使用甘露醇的时间早晚不成比例。
      
二、用量过大——徒增不良反应
  甘露醇用量不宜过大,要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在临床上,推荐在颅内压>2.7kpa时开始使用甘露醇。但甘露醇的应用最好在颅内压监测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用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125ml的甘露醇和250ml的甘露醇的降颅压效果没有明显区别。而药物剂量过大反而容易导致脑疝形成和医源性过度降颅压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三、速度过快——进入恶性循环
      
甘露醇静点速度不宜过快,应该根据个体情况适量调整,但输入速度最好<15ml/min。输入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可致头痛、视力模糊,甚至急性肾功能损害。甘露醇静点速度过快,可使内环境的平衡系统破坏,引起电解质的紊乱又加重肾功能的损害,最终导致渗透性肾病(又称甘露醇肾病)。快速静脉输入还可加速血脑屏障的破坏,加重局部脑水肿,形成恶性循环。
  四、时间过长——导致肾功能衰竭
  甘露醇应用时间不宜过长,应根据患者情况及时停药。因为甘露醇应用时间过长可使肾小管变性及堵塞,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总结发现,部分病人虽然入院前肾功能正常,但是静脉注射甘露醇3~7天后可出现肾脏损害。
      
总之,如果在临床工作中,注意以上几个方面,那么脑水肿加重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发生率并不高。正确的做法是在使用甘露醇的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神志、瞳孔变化以及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体征,及时发现颅内压的情况以及是否有脑疝的形成。另外,查看尿量、尿的颜色,并检测尿常规、肾功能等,能及时发现肾功能损害,还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