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也懂啤酒?——居然“歪批”哈啤世界杯营销策略


       昨天傍晚,接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陶斯然的电话,采访“对哈尔滨啤酒巨资豪赌世界杯”的看法。他比较有逻辑,细分出三个问题:1,哈尔滨啤酒中国品牌为什么赞助世界级比赛?2,哈啤的东家是百威,为什么百威不发力而让位哈啤?3,唐骏否认了哈啤的战略,怎么看唐骏的观点?

 

    对此,我当时略有思考,然后回答:

    1,哈啤的发力世界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世界杯期间正式夏至开始,啤酒的重度消费时刻,得天时。世界杯结盟,有利于哈啤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品牌”,提高品牌全国影响力,得地利。世界杯是男人的盛宴,啤酒是男人的咗料,这个时候发力,得人和。

    2,百威为什么不发力?自百威入主哈啤后,明显可以感受到哈啤的变化。盘踞黑龙江,顺势一路南下,大有席卷全国之势。百威主攻中高端市场,强化餐饮渠道和夜场。哈啤主攻中低端市场,成为英特布鲁系“中国化、本土化”的先锋品牌。大胆揣测,哈啤之余百威,已有互为犄角之势,已经不是单纯的资本整合。

    3,对唐骏观点的认识?投放一组具有世界性感受的TVC广告,不等于要进行世界性全球扩张。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也并不意味着鄂尔多斯市场进军了全世界。广告要借势,要围绕社会宏大叙事展开创作。但广告表现不等于企业战略意图,哈啤面对一个庞大的中国市场,还没有布局完成,怎么可能舍近求远、劳师远征、逐末舍本呢?

 

    报道发布后,百威英博企业事务部总监郭彦宏先生的官方发言,证实了我的判断是对的。以下转载该报道。

 

 

(转)哈啤赞助世界杯被唐骏耻笑营销失误

每日经济新闻  2010-06-17 10:11:43  [发表评论] 
    每经记者 陶斯然 发自上海

  世界杯激战正酣。近日,哈尔滨啤酒(以下简称哈啤)在世界杯上投入大量广告,被唐骏讥笑为“一个没机会走向国际的中国品牌却重金打国际广告”。对于哈啤的营销之道,百威英博企业事务部总监郭彦宏昨日(6月16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世界杯营销的目的并不是“国际”,而是提高哈啤在中国的地位。

  哈啤赞助世界杯遭质疑

  “正好频道换到世界杯,居然看到了哈尔滨啤酒在比赛球场的广告,哈哈大笑!不得不……,一个中国品牌,也没有机会去海外发展,却重金做国际广告。”近日,唐骏在其微博上如此表示,言下之意,是对哈啤营销策略的怀疑。

  资料显示,哈尔滨啤酒本是一家中国企业,2004年美国酿酒商安海斯公司(AB)收购了其99.66%股权,将其性质变为“洋品牌”,2008年7月AB又被英博集团全资收购,并改名为百威英博啤酒集团(以下简称百威英博)。至此,哈尔滨啤酒就彻底成为该集团旗下的一个品牌。而由于百威英博是本届世界杯的赞助商,因此哈啤也顺理成章获得了官方认定的世界杯推广资格。

  不过,各种质疑声也纷沓而来。“世界杯营销是每家啤酒厂商的必争之地。但对国内的观众而言,能去现场看球的人寥寥无几,大部分都还是通过电视和网络。哈啤花大价钱赞助世界杯赛场,性价比并不高。”一位要求匿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哈啤逻辑或致啤酒市场变局

  “我们的想法没有外界揣测的那么复杂,简单而言就是两大目标。”6月16日,对于市面上的各种质疑声,百威英博企业事务部总监郭彦宏通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道。他表示,哈啤世界杯营销的逻辑中只有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哈尔滨啤酒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地位,二是借力世界杯拉升哈尔滨啤酒的销量。

  “这是典型的‘墙外开花,墙内香’手段,”啤酒营销专家康有正告诉记者,哈啤此举,应该是希望通过赞助国际著名赛事,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打开国内市场。

  康有正的说法得到了百威英博的确认,事实上,在百威英博的规划之中,国际市场里已经有了百威这样一个成熟的品牌。哈啤现阶段的重心,依旧是国内市场。

  “据我的分析,中国啤酒品牌的格局,很可能因为哈啤与世界杯的结缘而得以颠覆,各个品牌的市场份额重新排序也并非没有可能。”展望未来,著名品牌顾问许云峰表示。

       目前国内啤酒业依旧是三足鼎立的现状。2009年,华润啤酒占国内市场份额约20%,青岛啤酒占约14%,燕京啤酒则为12%。而哈啤的份额,约在5%左右。有报道称,由于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攻势,在一些酒吧里,哈啤的销售量提高了至少三成。

    “在珠江啤酒IPO过会,以及嘉士伯控股重庆啤酒之后,再加上哈啤世界杯营销,二线啤酒近期竞相发力,对整个行业或带来新的局面。”一位行业分析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