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端午,面对传统,面对全球化,中国应有这样的文化胸怀和文化志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又到端午,问及已读高三的侄子“端午节有什么内涵?”他支支吾吾地忆起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再无下文。
端午节乃至大部分传统节日,如今面临着节庆文化断裂的尴尬境地,原因何在?
农耕文化与儒家文化是传统节日的内在支撑力。服务于农耕的中国农历历法为其刻画出具体的时令节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则赋予它们更多形而上的涵义;为封建社会历代统治阶级所尊崇利用的儒家伦理学说又丰富了节日的社会基础、实用意义以及实施形式。如今,现代的生产方式导致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基础逐渐坍塌,这是原因之一。
其二,在农业社会,家族关系对一个人的发展十分重要,传统节日往往包含着家族团聚的意愿,是联系家族中各色人等感情的极好机会。但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结构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同事和朋友的关系相对于亲戚关系而言,对人们的工作影响更大,节日休假聚会成为“热点”。
其三,于端午、中秋之类的传统节日而言,给古老的节日注入新的因子,应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命所在。如有专家考证,端午节实际上就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佩香囊,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洗百草浴,激浊除腐,杀菌防病。那么,在现代条件下,中医甚至医药界能否深入发掘古老的防疫宝库,把我们的日常生活与节日联系起来?推而广之,文化界、体育界、娱乐界能否发掘或开发出更多更适合现代人需求的端午节目和体育活动?商界能否在端午产品中浸入更多的现代文化因素?
从前年起,端午从单纯的民间传统节日,上升到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高度,而且是国家6个法定假日中,唯一一个深深打上“湖南”烙印的节日。
我们离不开节日,更不忍心看到所有节日沦为购物节、吃饭节。我们需要在传统之中找回彼此交流的底气:田园牧歌式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境、家庭成员的其乐融融、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以及内心深处的平静与祥和。
面对端午,面对传统,面对全球化,中国应有这样的文化胸怀和文化志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欧阳金雨)
端午 我们该“端”出什么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