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纷纷开设了管理的课程和相关的专业,然而,管理到底是什么?许多的学者曾经不止一次地希望管理能够像技术科学那样精确、系统。这样,人们就可以经过按部就班地学习,从而掌握管理的精髓。但最终人们的结论是:管理不仅仅只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管理就像一架神秘的机器,在机器的出口,几乎没有人知道将有什么东西会被制造出来。它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产出,换句话说,就是它的效果。不同的管理者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效果,即成功的管理或者失败的管理。
把管理作为一个职业,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正如美国管理协会主任泰
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
l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l 能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工作。
l 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决不满足于现状。
l 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而非被动地去应付。
l 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善于自我激励。
l 能够冷静自若,控制一时的冲动。
l 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l 具有很强的个人特性,果敢坚毅,渴望能够采取重大而痛苦的决策。
作为管理者最高层次的职业经理人,他们就像艺术家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培养出来的一样。不过“高明的经理人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有一些基本素质是不可或缺的。”
1、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他们会灵活应变,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会立即调整自己的布署,不会坐视机会的失去,善于从逆境或者顺境中寻找机会。
2、能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工作。
他们能够从现实出发,到具体的管理的情境中去寻找自己最为恰当的管理模式,并坚持不懈努力使之成为有效的管理方式。
3、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决不满足于现状。
他们都喜欢新事物,谋求有所创造,不会满足于现状,抱残守缺,不管这东西在过去是多么有效的。他们永远对未来都充满希望。
4、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而非被动地去应付。
他们主动地对待变化,因势利导并提前做出相应的安排,而不是到了事情的最后关头才手忙脚乱。同时他们也会根据情况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研判,积极寻求对策。
5、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善于自我激励。
他们视变化为机会,并果断地加以运用,他们有着很强的信心,善于自我激励,在逆境中更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6、能够冷静自若,控制一时的冲动。
他们在任何事情上都会保持冷静头脑,不会盲目冲动地去做任何事情,紧紧盯住自己的目标,不允许任何事情打乱自己的布署以及前进的步伐。
7、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能从繁杂的信息中提炼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并加以分析总结,从中获取对公司有益的信息,结合实际予以运用,成为公司的财富。
8、具有很强的个人特性,果敢坚毅,渴望能够采取重大而痛苦的决策。
这一点尤为重要,在瞬息万变、复杂纷繁的现代社会中,企业管理者成功的因素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特性而不再是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以第八点为例,我想先举个例子。
一次,来自世界500强排名榜上的几家公司主要部门的高级经理人汇集在一起,共同探讨管理者素质问题。他们知道,他们的业绩急需改进,为此他们请了两位来自波士顿管理顾问公司的两位专家。“好了,让我们假定我们拥有了这一企业,在座的各位刚刚完成了融资并购,企业现在已经是我们的了,我们将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呢?”专家询问到。
几分钟,大写字板上就写满了建议:关闭这家亏损工厂,封存那条生产线,开除那些平庸的管理人员等等。“好极了!”咨询专家说:“现在我们来探讨应该如何进行?”然而,接下来的议论和平日处理这种事情时所听到的议论毫无二致:“我们不能这样干,这样太残酷,太激进了,这么干会伤筋动骨,没有人会这么干。”这些管理人员解释说,“所需采取的措施太痛苦、太激进,难以付诸实施或者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阻力。”
两位咨询专家的经历揭示了我们司空见惯、人所皆知的现实。该采取的措施不去采取,因为这些措施会导致不愉快的后果。这已不是什么新问题了,它源远流长,已经成为哲学和许多宗教信仰的核心问题了。现实告诉我们,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为了企业的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舍弃一些包袱,搬掉一些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企业在发展阶段也无不体现了这一点,创业难、守业难,让企业再上一个台阶更难。因而,对管理者来说,至少在今后的10年中,管理者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将不是营销才能、信息技术或其他任何专业知识,而是个人特性愿意甚至渴望采取重大而又痛苦的决策,来解决问题,改变现状,让企业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我想说明的是“远虑”,其实它还包含着果断坚强。那些经过权衡利弊之后,敢于采取必要痛苦措施的企业管理者将会存活下来,并且那些具有根据自己独到的判断作出令人不快决策的勇气的管理者将占据主导地位。或者,他们可能会失误,他们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但是判断本身就提供了惟一的希望。着眼于未来,我们别无选择,拓展新的视野,找出必须作出的最痛苦的决策,这就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