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能成为长城全球化的新起点吗?


世博会能成为长城全球化的新起点吗?

 

世博会留给中国人的记忆比奥运会好美好得多。中国人1851年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广东商人徐荣村荣记湖丝就获得了金、银大奖。本届的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不会再产生各种奖项,但是中国制造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的技术积累之后,同样希望通过世博这样的盛会开始向世界进军。长城葡萄酒就是其中之一。

上海世博会挑选了长城红酒、茅台白酒两大国酒,作为宴会用酒招待来自全球的贵宾。不过和茅台在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国酒地位相比,长城葡萄酒要树立国酒地位还需要突破人们的习惯认知。毕竟茅台的国酒地位源于中国数千年来的饮酒习惯和第一代国家领导人的钟爱,而在大部分人看来,葡萄酒市场上的高端产品仍然是欧洲占主流地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长城已经有了“国酒”之实,但要想成为大家心中真正的“国酒”还需要时间。个人感觉长城走一条“墙外开花墙内香”的路可能会更有效。

其实在改革开放之后,长城葡萄酒在我国与世界的多层次交往中都扮演了不可取代的润滑作用。80年代起长城葡萄酒就作为国宴用酒招待过很多外国的元首政要,奥巴马2009年访华时的国宴可以说是长城“国酒”历史的一个巅峰。在北京奥运会、博鳌亚洲论坛上不少外国政要对长城的评价也不错。如果能利用上海世博会找到更多的外国政要来代言,中国公众对长城葡萄酒的接受度应该会更高。

所以长城这次现身上海世博会,可以说是其长期外交公关的自然延伸。在这个世界最大的科技、文化盛会上,除了长城葡萄酒成为官方指定的葡萄酒之外,不少外国国家馆也有自己指定的葡萄酒。长城应该和这些国外的产品多交流,敢于和他们来比较。长城在布鲁塞尔、伦敦这些顶级评酒会上已经的了很多金奖,在品质上应该是有信心的。

“葡萄美酒夜光杯”,世博会无疑将成为一个巨大的舞台,长城葡萄酒可以借此中国葡萄酒的独特风采。能否把世博会变成自己全球化的一个新起点,要看长城自己的发展战略。但是以这个平台的关注度,再加上长城自身的积累,这个机会是很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