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支招 暴雨行车技巧和禁忌


仿佛西南干旱的送水活动还在进行,青海玉树的大地还在震颤,席卷南方的特大暴雨就接踵而来,天灾越来越频繁。很显然暴雨才刚刚开始,跟雨水的抗争才刚刚开始。对于天灾我们无力改变什么,但我们却可以有更好的应对策略将损失降到最低。汽车中国作为一个汽车门户,自然三句不离汽车,我们需要提醒的是广大车主,在雨水面前我们其实也能为我们的爱车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从今天开始“水”将成为网络的热门词汇,讨论如何治水显然话题过大了,而且这个也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而且前几天那场暴雨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了,那现在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当暴雨来临后我们该如何应对?


不明水位和流向莫逞强

像车库集体被淹的那种极端情况我们能做的不多,但雨天行车我们却能做到很多。这段时间有这样的报道,一辆宝马宝马735i车自认自己车重近两吨,面对侧面的急流也自认自己的车没问题,然后自己的车被冲出了近400米。这样的低级错误竟然怪宝马车是不是不够两吨重?

 


雨天高速行车损人不利己

不明水位和水流先探明不要自恃

雨天行车如果遇到不明深浅的五前车经过的水潭不要冒进,另外,千万不要像那位宝马车主一样,自恃车重“激流勇进”,有车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在出隧道的时候,稍大的横风都能将车吹得跑偏,更别说水流了。行驶中的汽车最怕侧面力量袭击,因为此时汽车不能用静态的重量来衡定了,只要前轮侧偏,汽车就很容易失控。

如果你自认自己的车很牛,那只能听天由命了,不不爱惜你的汽车倒还算可以原谅,但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则不可饶恕。

暴雨天气尽量用公用交通出行

如果你在开车出门前就已经大雨磅礴了,那就将车开回车库吧。大暴雨下行车视线极差,路况极差,而且雨水过多极有可能造成大面积拥堵,这个时候只要能找到地铁或公交代替出行就不要将你的私家车开出去。给路添堵,也给自己添堵,何苦呢?

要每位车主出车前都听天气预报显然不大现实,况且,那天气预报不准的机率还真不小。但如果出门前碰上大暴雨了,你硬是要开车去“兜雨”,如果是浪漫呢还情有可原(但这种浪漫大部分是被挡在路上),如果是上班的话那就真没必要了。

保持车速/善用灯光/缓慢制动

行车途中暴雨来袭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这个时候要记得驾校学过的雨天行车注意事项了。路滑视线又不好,不要在这个时候逞强,况且车速过快对走在路上的行人也极度不公平,减速缓行利人还利己。

1、大雨来临时,对制动作检测,以防车辆制动系统进水引发刹车失灵造成事故;

2、过积水路段提前降车速,避免飞溅水花打在挡风玻璃上模糊视线;

3、如果雨水太大导致后视镜太过模糊,适当找开阔地路边停车;

4、不要紧急制动,预判时间比正常行车放得更宽,雨天开车得悠着点来,否则要么有惊无险的是一不小心玩出了一个漂亮的漂移,另外的情况就是车辆失控了。

5、留意高速路前方标志,尤其是施工或前方事故标志;

善用车内配备(后视镜加热)

现在的汽车配备越来越周全,各种情况都囊括其中。如果你的爱车配有后视镜加热功能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有些功能只有在特殊情况才能起作用,如果这时候不知道自己的车有这个功能,那就花冤枉钱了。

 

雨中行车误区更正

有些事情需要注意,但有些固有的行车思路也需要改正。

误区一、雨天帮忙洗车,雨后不用洗车

洗车不仅是因為车脏,更是為了保护车漆。 雨天车身上被蒙上一层土,这层土像细砂纸般包在车身上,一旦有摩擦,就如同用砂纸来磨车漆;此外,雨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被泥沙吸住后,酸雨就很容易腐蚀车漆。第三方面,雨后车身上的泥水遇到阳光的照射会提高车身表面温度,使车漆表面一点一点被腐蚀。

误区二、雨天行车降低胎压

好多车主认为降低胎压能增大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打滑的发生。但实际用降低胎压的方法增大轮胎跟地面的摩擦面积不正确,因为这会使轮胎沟槽堵塞的泥沙面积增大,使轮胎排水能力降低,容易与地面形成水膜,轮胎更易打滑。正确方法:增加胎压,制动效果会更好,因为这个时候轮胎的排水性能更好。

误区三、持续开启高速雨刮

持续开启高速雨刮不正确,因高速行驶时,雨刮会因风压摇摆,致使水珠难以有效刮净,若用雨刮加压板会出现雨刮压力太强,胶皮与玻璃的摩擦系数增大,使其无法顺利摆动,安全隐患随之而来。正确方法:根据能见度好坏,让雨刮快慢交替,必要时停车让雨刮休息片刻。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