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4月14日常务会议,对高烧至疯狂的房地产市场将做调控的表态,引发了许多人有限与无限的期望。但这种期望,恐怕仍将落空。至少对接下来的所谓调控,不应抱多少期望。
先看新华社报道相关原文:
(四)坚决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各城市政府要切实负起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责任。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增加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
总结与解读其两个关键:
1、坚决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
这是今年两会定的调子,与往年的保持价格稳定,事实上是后退了一步。往年追求的是价格不要再涨了,今年则是明确了价格可以涨,但别太快。这其实是今年两会后京沪等一线城市价格再次暴涨的政策根源,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这个明示下放心大胆主动进场赌博或被动入场抢购的。
在经历了去年与今年两次暴涨后,现在依然维持这个政策基调,仍不敢或不愿表明让价格向合理回归的态度,其结果会如何,应是很明白的。
2、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
这仍是在重复今年两会的调子,且仍是与过去相比往后退了一步。过去,曾有的表述是“抑制投资,打击投机”。两者已是天差地别。放掉对投资的抑制,且将打击投机变为抑制投机,事实上是对投机的姑息与纵容。这同样是今年两会后暴涨的另一个政策根源。
以上两条说明,在基础政策上,至今仍未有改变的想法,那么,一切手段,如保障房、用地供应,差别化信货政策、税收政策,就都将是为基础政策服务。如此,这轮调控的目标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让房价涨的慢点而已。
事实上,从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对房价,一直采取的是“绥靖”式政策:
总是在每次暴涨后,试图在追认暴涨结果的前提下,控住房价不要再涨。从来不敢或不愿提出价格回归的目标。如此,致使房价不断暴涨,而终于连控制不涨都不敢再提,只能认同其涨,把政策目标退到希望涨得慢一点。形象地说,2010年前,在每次暴涨后,希望能维持一条水平价格线。而从2010年,则放弃了水平线,退而求一条15度上倾斜线。
问题在于,这种希望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即使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也不可能实现。只有在物理学的理想状态下,才可能去设想。
中国这个所谓房地产市场,或直接称为伪市场,由于政府对土地的垄断供应,由于政府在其中已成为谋取利益最大化的一方,由于普通居民(非公务员或垄断国企之外的居民)除了向房地产商购买住房,无任何解决住房问题的出路与手段,由于银行与政府、开发商已成三位一体的联合体,由于银行与财政税收事实上是政府的左右口袋,银行也因此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又同时不必顾虑自身风险......等等,导致这个所谓市场天然具有成为投机乐园与赌场的全部基因。对这样一个所谓市场,政府希望以“绥靖”式政策稳定其价格或稳定其价格涨幅,
国务院4月14日常务会议,对高烧至疯狂的房地产市场将做调控的表态,引发了许多人有限与无限的期望。但这种期望,恐怕仍将落空。至少对接下来的所谓调控,不应抱多少期望。
先看新华社报道相关原文:
(四)坚决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各城市政府要切实负起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责任。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增加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
总结与解读其两个关键:
1、坚决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
这是今年两会定的调子,与往年的保持价格稳定,事实上是后退了一步。往年追求的是价格不要再涨了,今年则是明确了价格可以涨,但别太快。这其实是今年两会后京沪等一线城市价格再次暴涨的政策根源,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这个明示下放心大胆主动进场赌博或被动入场抢购的。
在经历了去年与今年两次暴涨后,现在依然维持这个政策基调,仍不敢或不愿表明让价格向合理回归的态度,其结果会如何,应是很明白的。
2、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
这仍是在重复今年两会的调子,且仍是与过去相比往后退了一步。过去,曾有的表述是“抑制投资,打击投机”。两者已是天差地别。放掉对投资的抑制,且将打击投机变为抑制投机,事实上是对投机的姑息与纵容。这同样是今年两会后暴涨的另一个政策根源。
以上两条说明,在基础政策上,至今仍未有改变的想法,那么,一切手段,如保障房、用地供应,差别化信货政策、税收政策,就都将是为基础政策服务。如此,这轮调控的目标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让房价涨的慢点而已。
事实上,从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对房价,一直采取的是“绥靖”式政策:
总是在每次暴涨后,试图在追认暴涨结果的前提下,控住房价不要再涨。从来不敢或不愿提出价格回归的目标。如此,致使房价不断暴涨,而终于连控制不涨都不敢再提,只能认同其涨,把政策目标退到希望涨得慢一点。形象地说,2010年前,在每次暴涨后,希望能维持一条水平价格线。而从2010年,则放弃了水平线,退而求一条15度上倾斜线。
问题在于,这种希望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即使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也不可能实现。只有在物理学的理想状态下,才可能去设想。
中国这个所谓房地产市场,或直接称为伪市场,由于政府对土地的垄断供应,由于政府在其中已成为谋取利益最大化的一方,由于普通居民(非公务员或垄断国企之外的居民)除了向房地产商购买住房,无任何解决住房问题的出路与手段,由于银行与政府、开发商已成三位一体的联合体,由于银行与财政税收事实上是政府的左右口袋,银行也因此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又同时不必顾虑自身风险......等等,导致这个所谓市场天然具有成为投机乐园与赌场的全部基因。对这样一个所谓市场,政府希望以“绥靖”式政策稳定其价格或稳定其价格涨幅,实际是给了所有投机者最好的投机预期。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除了能更加鼓励投机外,我看不出第二个结果。
而今,显然政府仍在坚持“绥靖”立场,而且是2010年两会确定的,较过去更加退步的“绥靖”立场,如此,对这轮调控也就不应抱什么希望。
前些天,一个朋友和我说,中国古人就是有智慧,比如“物极必返”这样的智慧结晶,是许多单纯的老外们根本就不知道的。我说,你可以换个角度想这问题的另一种可能:正因为中国历史上不断重复“物极必返”的事情,古人才会有这样的总结。老外们的历史上如果没怎么出现过这样的事,他们自然就不会产生这类“智慧”。
老外的历史是不是一个极少“物极必返”的历史,我不清楚,不敢妄言。但中国历史,确实是一而再,再而三,以致无穷循环地这样运转。“物极必返”已然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这样说的反面是:
中国的事,总是且一定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所以,我们历史上总在层出不穷地出现所谓“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并因此流水线般制造出一个又一个英明神武的伟人们。
从现在的政策表述看,显然,对高房价与现在这个所谓房地产市场的危害,其认识与判断还远没到“物极”的份上,也就不要希望能有什么实质的“返”了。
除了能更加鼓励投机外,我看不出第二个结果。
而今,显然政府仍在坚持“绥靖”立场,而且是2010年两会确定的,较过去更加退步的“绥靖”立场,如此,对这轮调控也就不应抱什么希望。
前些天,一个朋友和我说,中国古人就是有智慧,比如“物极必返”这样的智慧结晶,是许多单纯的老外们根本就不知道的。我说,你可以换个角度想这问题的另一种可能:正因为中国历史上不断重复“物极必返”的事情,古人才会有这样的总结。老外们的历史上如果没怎么出现过这样的事,他们自然就不会产生这类“智慧”。
老外的历史是不是一个极少“物极必返”的历史,我不清楚,不能妄言。但中国历史,确实是一而再,再而三,以致无穷循环地这样运转。“物极必返”已然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这样说的反面是:
中国的事,总是且一定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所以,我们历史上总在层出不穷地出现所谓“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并因此流水线般制造出一个又一个英明神武的伟人们。
从现在的政策表述看,显然,对高房价与房地产这个市场的危害,其认识与判断还远没到“物极”的份上,也就不要希望能有什么实质的“返”了。
我的财经网博客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