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两会上对高房价正议的如火如荼时,在中关村和几位互联网界人士相会。公事之余,未能免俗,议了几句当前的房价。
相谈者是就职于国内顶级网站的中高层,就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其收入应是相当可观。人比我年轻,薪水却可能拉下我不只一个身位。十年前,我开始与这个行业中人打交道。当时,这样的年轻才俊们,曾被称之为IT英雄或互联网英雄,为大众所羡慕,自己也意气风发的很,对自己的现状,多非常满意,对未来更是充满希望。
但如今,他们已自嘲为IT民工。人虽年轻,却显得老气横秋。面对如今房价,莫可奈何,最关心的,就是房价有没有可能降下来。
昨天,和一位朋友会面。朋友自己创业数年,早起晚睡,虽无大成,一年下来也有大几十万入帐,且数年前,已在北京东四环外购得住房,但却同样对房价发出无奈的叹息。
原来,前年,朋友喜得双胞胎一对,骤然由二人世界变成四口之家。夫妻俩要做事,只能接来姥姥再找位保姆带孩子。两居的房子三代6口,已是不够。于是,便构成了任志强们口中的“改善型”需求。
朋友所住小区,08年底时,房价尚在9000多,转眼现在已是25000。若要“改善”,一年时间,需付出的“改善”成本骤升百多万。其公司数人一年打拼所净得,都不足以应付这一成本升高。
以上所遇,都是年纪三十多岁,且在现在这个社会,都属较高收入者,应算社会中间力量。我相信,无论在哪个国家,这个阶层的精神状态,都会对这个国家的当前与未来,有着最重要的影响。但很不幸,在高房价下,中国的这个阶层正变得越来越失去对未来的希望。
两会后北京接二连三央企地王的出现,最大的社会心理作用,是在把逐渐失去希望的这一阶层,推向绝望。连白岩松这样的喉舌,都忍不住在CCTV上说现在的房价已和普通百姓无关,可见这种绝望情绪到了什么程度。
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从政治话语上,官方的总结是宏大而空洞的。实际上,改革开放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给人民以希望。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房价面前正在或已经绝望。住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安居乐业是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心理情感基因。一个把持、垄断了几乎一切资源、权力的“全能”政权、体制,如果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基本生活需求与心理情感需求的实现彻底绝望,我不知道等待它们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如果背诗能治理好一个国家,能给人民带来希望和信心,作为人民之一,我希望听到的是《茅屋被秋风所破歌》。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