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央视“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央视网结果揭晓,赵本山仍然以绝对优势夺得小品王的桂冠。虽然手机和电视报投票未出,但央视内部人士表示,结果不会相差太多。
不说对小品《捐助》,来自方方面面自发的几乎一面倒的大范围批评;不说超过了观众心理承受底线的植入广告;也不说受捐助贫困生家长向捐助人送礼居然送昂贵的“国窖1573”;更不说对于离异妇女的人格尊重问题。只说网络投票,央视网的投票结果和几乎所有中文网站的同性质话题投票结果基本完全相反。这是当下中国极有典型性一个“案例”---其实我更想用“事件”这个词。
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统治者,都会打着“顺天应人”的旗号。顺应民心,是统治者必做的功课。但很可惜,大多数统治者在这门功课上是常常舞弊的。比如史书不绝的祥瑞、万民伞之类。真正踏踏实实下苦功求好成绩者,少之又少,珍稀到几为如今的野生华南虎。
但受信息表达与传递的技术限制所惠,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者们,即使再慵懒乃至昏庸,靠舞弊甚至根本不把功课当个事,也能厮混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直至出现陈胜吴广式的民意总爆发。公平讲,信息表达与传递的技术限制,在惠及统治者的同时,也遗害了他们---了解、体察民意同样受到了限制。毕竟夏商以下,不再是尧时的小国寡民,靠十字路口立几根木头就能收集到许多民意的时代已结束。而越来越庞大的官僚体制,天然的特性是越庞大越能屏蔽民意。
好在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表达与获取民意的种种技术限制被打破,而体制限制,只要体制自己愿意被打破,也同样会打破。总之,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完全漠视民意的时代。
这应该是一个好消息。
但,相伴而来的却也可能有一个坏消息。
网络同样可以用来伪造民意,伪造如果再通过被垄断了的电视这个工具,做二次与N次传播,往往会让许多人产生一个错觉:
用伪造的民意去压制、掩盖、屏蔽真实民意,不仅能保护自己的面子、掩饰自己的失误,也免去了因承认民意而必须去服的顺应民心之劳。顺民心而为,历来是个苦差使,而且还往往要冒极大损害自身利益的风险。
我比较相信无论机构还是个人,都更愿意选择方便、舒服、安全并最易获取既得利益的路径。
我的《财经网》博客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