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住房难题需政府多管齐下


  在2010年两会,目前已经提出提案解决住房问题、呼吁物业税和保障房的委员代表们,包括那些来自最富裕群体或者高知富裕群体的代表委员,就住房问题联名提案。在全国政协各项提案之中,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提案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而其中保障性住房、物业税征收以及房地产信贷调控成为关注焦点。我们赞赏两会代表和委员在多数人利益攸关的公共政治程序中,采取的切实代表民意的这些行动,也希望这些提案和行动,将能获得其应得的政治待遇。

  2009年的高房价,与诸多关键词牵涉在一起:经济泡沫、民怨沸腾、官员腐败、土地财政。很显然,如果让这些关键词所代表的社会现象泛滥成灾的话,中国社会的面貌真的不知会是什么样子。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房价再也不能狂涨,调控楼市遂成为中国当下的共识,虽然这种共识不时被房地产商所反对。政协委员半数提案涉及房地产,正是眼前中国现状的真实反映。

  就在“两会”开幕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地产500强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接受采访时咄咄逼人:“本身没有买房能力,就不要来埋怨政府、社会和开发商。”这番咄咄逼人的话语,媒体刚刚报道,就招来砖头一片。《扬子晚报》的评论《个别地产商的谬论掀不起多大波澜》就批评道,“茅永红想把时下普遍的住房难归结为一个居民收入能力的问题,从而规避其公共和政府责任属性。这显然是希望国家政策不要参与到房价调控上来,让房地产商继续其游戏。

  两会有关提案就解决房价问题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探讨。茅永红虽是政协委员,但人家毕竟是房地产商,在商言商,在政协这个庙堂上,代言本阶层的利益,无可厚非。好在2000多名政协委员中,房地产商只是少数,而其他委员相当不认可他的说法,半数提案都是要求治理房地产市场的,而治理在中国当下语境中,无异就是要求把房价降下来。委员们提出的这些治理主要指向两个方向:一是抑房价,方案主要是加税,包括提高土地增值税、征收房屋空置税和物业税等。二是建设保障型住房,加大保障型住房的层级,让经济适用房退出历史舞台。

  对此,《新京报》发表的社论指出,加税,有可能拉抬房价,而建设保障性住房又有政府财政不愿和无力的难题。对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更为独特观点,政府应把土地红利让出来。换句话说,在当下无法斩断土地与政府财政之间关系的前提下,政府从土地获取的出让金等红利首先应该用于解决城市弱势群体住房问题的解决,而不能像现在用于支付其他项目。比如,政府能否从高额的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部分优先用于经适房和公共出租房的建设?

  还有专家指出,解决当下的房价高涨问题,一切都指向了地方政府是否肯出让房地产红利,是否愿意承担责任解决住房民生难题。面对这种追问,我们的政府如何回答?解决城市住房问题,很可能是本届、下届或者再下届政府都要持续对城市人口有所担当的义务。很显然,从推出物业税控制房价泡沫、紧缩地产金融和建设面向中等收入人口的公租房,这些政策需要多管齐下,才可能把住房这一城市政府的最大民生课题处理好。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blog.sina.com.cn/canghai515

 
联系方式QQ:121759585 邮箱:[email protected]

 

自主创新是策划之根本
资源整合是策划之生命
核心价值是策划之灵魂
利润至上是策划之目标

品牌追求是策划之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机遇 + 方法 + 努力 + 心态 + 激情 =成功!            
   ——携手共赢,共创辉煌——